校长刘俊国应邀参加“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高峰论坛”并作特邀报告
供稿:   黄河研究院    |  编辑:刘叶   |  初审:王富强   |  终审:梁丽丽    日期:2024年07月02日

6月28日~30日,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高峰论坛在济南大学举办,校长刘俊国应邀参加并作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线上),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原党委书记蒋忠诚,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副校长郑春苗,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常委、副局长刘祥元,济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宗明等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近三十家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参加会议。论坛开幕式由济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加栋主持。

刘俊国作了题为“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河川径流季节性的影响”的特邀报告。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对河川径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径流均值、径流极值和径流季节性这三个方面。河川径流的季节性用于描述其在年内的周期性变化。2021年起,国际学术界开始关注全球尺度上河川径流均值和极值对人为气候变化的响应,而河川径流季节性对人为气候变化的响应尚未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初步的认识。报告介绍了结合全球水文站点观测、径流重建和全球水文模型,综合运用最优指纹检验和基于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的两种气候变化检测和归因方法,对全球河川径流季节性变化进行分析,发现人为气候变化导致了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河川径流季节性减弱。该研究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探讨了气候变化条件下河川径流季节特征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巧妙地完成了人为气候变化对全球河川径流影响图谱中的最后一块重要拼图——即关于河川径流季节性的部分。这一突破性成果使得全球河流均值、极值和季节性的综合图景得以精确描绘。

本次高峰论坛由济南大学主办,来自全国地表水、地下水、生态、环境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变化环境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围绕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土壤-地下水污染与协同修复、地下水水质、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岩溶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海岸带海水-地下水相互作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等议题开展深入研讨。论坛共安排特邀报告19场,专家从全球尺度、区域尺度、再到微观尺度,针对目前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结合新方法和新技术,从地表水到地下水,从孔隙含水层、裂隙含水层、再到岩溶含水层,从水量、水质、水环境和水生态等方面做了精彩且专业的报告,与会代表在会上充分碰撞思想、深入沟通交流。该论坛旨在促进水资源与环境领域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推动水资源与环境重大科技问题攻关,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我校黄河研究院负责同志一同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