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2025年“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主题活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文化思想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近日,我校联合春华学校教育集团华水校区,以“水润中国”为主题,举办水文化艺术节活动,在全校掀起了弘扬水文化、传播水知识、践行水精神的热潮,提升全校师生的水科学素养,生动展现“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华水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水利讲座,并广泛普及治水理论
水润思想,筑牢生态文明根基
本届“水润中国”水文化艺术节以“学习”开篇,奠定治水理论与精神基础。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大思政课”教育实践基地等多个平台,广泛宣传节水知识、水法律法规及“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重要意义,推动水文化传播。学院还联合各院开设《习近平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和水利精神谱系》《水利中国》等公开课,带领大中小学生系统学习新时代治水思路,深入解读“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水利精神,讲述红旗渠、九八抗洪等水利工程背后的英雄故事,打造华水“水利+思政”特色育人高地。

水文化研究中心组织华水师生探班《非凡的你》剧组
在红旗渠通水60周年之际,水文化研究中心牵头带领华水大学生和小学生前往新乡原阳探班《非凡的你》剧组,展开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精神寻访之旅。影片总监制、河南省委原常委、省纪委原书记尹晋华亲切接见了华水师生,对华水主动参与红旗渠精神的寻访宣传表示赞赏,并在现场动情讲述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的事迹。在探班采访过程中,师生代表与主创团队深入交流,参观了拍摄现场,从影片创作背后的史实出发,感悟那段“劈山凿渠、引水入林”的壮丽篇章。此次采访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在校园内外掀起了学习红旗渠精神的热潮。

我校水文化馆接待社会各界人士
活动期间,我校水文化馆迎来参观热潮,来自政府、高校、水利单位和企业等多个领域的代表纷至沓来。其中,郑州市青年千人创新团队、中国水利博物馆、山西陵川县水务局、邢台青山水库、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吉林省城市供水公司、中国铁路三局、河南省教育厅等单位,以及中国保护黄河基金会、黄河博物馆等机构陆续到馆调研交流。华水小学学生、春华学校师生和参加教学创新大赛的校外专家也走进馆内参与研学。水文化馆以系统全面的展陈内容、厚重的文化底蕴、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和灵活多样的教育功能,使参观者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体悟到水文化的当代表达与实践价值,持续发挥育人、育智、育德的重要作用,正日益成为学校传播中华水文化、讲好新时代水利故事的重要平台和开放窗口。
学校持续推动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心灵。第七期青马班学员组建节水宣讲团,深入大中小学宣讲节水知识,弘扬水利精神;第26届、27届研支团成员在贵州及周边地区中小学开展“黄河故事”“南水北调工程”等水知识普及活动,拓展青少年节水护水视野。春华学校则以“家乡的河流故事”为主题,组织学生走进水文化馆、治水名人长廊,了解贾鲁河、黄河流域,增强保护意识。系列活动贯通大中小学,构建“以水润心、以文化人”的育人格局,夯实水文化教育根基。

校团委举办节水知识竞赛
水润行动,汇聚节水护水合力
学校积极响应2025年“节水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后勤服务总公司充分发挥龙子湖校区与花园校区“全国节水型高校典范”示范效应,实施节水目标责任管理、技术改造、制度完善、设备升级“四位一体”策略,使得校园用水效率大幅提升。校团委积极开展水利科普讲座,起草发布了面向全校师生的“节水倡议书”,举办了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节水知识竞赛等活动,用科学、形象、生动的讲解普及节水常识,激发青年学子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校团委举办“水利科普讲解大赛”
水润智慧,赋能活动沁人心
3月,校团委举办“水利科普讲解大赛”,数百名同学参与角逐,紧扣大赛主题,聚焦数字孪生水利、水资源节约保护、水旱灾害防御、河湖生态环境修复等热点问题,通过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水科学故事、传播水科学思想、普及水科学知识,展示了科技创新支撑水利水电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赢得评委与观众阵阵掌声。“华青·科创基地开放日”活动中,师生代表走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工实验中心等水利科研一线,零距离接触水利科技最新成果,与专家座谈交流,在“科研梦”“水利梦”“强国梦”的交汇点上碰撞出青春的思想火花。
校团委组织广大青年开展“水净民安幸福河”系列志愿服务,志愿者走进社区普及节水知识,检测水质、巡河护河;借助新媒体平台发起“#水润我家#”话题,分享节水创意与环保心得;前往黄河沿岸村实地调研黄河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路径,推动保护母亲河的理念深入人心。“善美节水小卫士”评选活动在华水小学如火如荼开展,孩子们用稚笔绘制节水画作、用脚步丈量身边河流,在生活中践行护水之责,争做新时代节水小标兵。

慧泉书院开展“巡河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
3月22日,慧泉书院联合罗山水利局、县河长办等多家单位,组织200余名志愿者在罗山县小潢河畔与挹秀门广场开展“巡河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活动。活动聚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节水优先、系统治理”治水方针,旨在传播水文化、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助力水资源保护。志愿者们通过污水净化演示、河道清洁、发放护河倡议书等方式,推动“河长-社区-学校”联动共治。未来,书院将依托“慧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坊,持续深化水日水周教育实践,构建常态化志愿服务体系,凝聚青春力量,共护幸福河湖。

水安全主题双展开展现场

“华水一号”模型展示
学校还积极参与了由中国水利博物馆主办的“江河安澜——全国水利博物馆联盟百大精品联展”活动,由水文化研究中心牵头与中国水利博物馆密切对接,深入挖掘水利历史、科技成就与人物故事,全方位展现华水在水利教育、水利科技创新和水利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贡献。我校水文化馆选送的展品“华水一号”也在本次展览中进行了展出。此次参展不仅是学校传播水文化、讲好水故事的重要实践,也为提升水利行业公众认知、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了“华水力量”。

比赛合影
水润文明,推动文化国际传播
中华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际传播活动的开展,构建中外文明交流新桥梁。由研究生工作部和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的“共情——我与黄河”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圆满举行,研究生们或娓娓道来黄河母亲的历史深情,或用饱含情感的语言讲述亲历的“黄河记忆”,展示中国水利成就与华夏文明深度交融。郑东新区春华学校教育集团华水校区组织小学生开展“我爱母亲河——黄河”英语演讲比赛,小小讲者以稚嫩童声朗诵黄河诗歌、讲述黄河故事,尽展“少年强则中国强”的文化自信。“中外青年黄河主题对话”活动则采用“双语对话+文化共创”的形式,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围绕“黄河文化与当代水安全”“生态保护与全球气候治理”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透过一条河的故事,搭建文明互鉴平台,让世界听见中国治水的声音。

艺术学院举办“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作品展览

人文艺术中心“水润中国”主题节目展示
水润艺境,展示美育时代风采
艺术学院“水润中国”书画展共征集百余幅作品,涵盖黄河奔流、水利工程、人水和谐等主题,展现青年对水的理解与艺术表达力。郑东新区春华学校教育集团华水校区举办“守护冰川之美”书画比赛,引导学生认识和保护水资源。学校还开展“清瓶行动”主题海报设计、节水征文、水文化艺术创意作品征集等活动,将水元素融入音乐、文学、设计等创作中,并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广泛展示,构建水文化传播矩阵。水主题文艺表演同样精彩,人文艺术中心组织师生创作或者表演以“水润中国”为主题的歌曲、舞蹈等节目形式多样,生动展现水文化,厚植节水意识与家国情怀。

郑东新区春华学校教育集团华水校区举办“守护冰川之美”书画比赛
“水润中国”是我校在新时代治水兴水使命中的精神宣言与实践答卷。此次活动,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贯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路径,系统构建起水文化传承与生态文明教育融合的实践体系。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凝聚“水之底蕴”,激发青年增强水安全意识、提升水科学素养、涵养家国情怀,为新时代水利事业注入青春智慧与时代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