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副书记焦爱萍教授为2023级水工专业汪胡桢班讲授《水工建筑物》第一课
供稿:水利学院|通讯员:张宪雷      |  编辑:李晔   |  初审:郭玉宾   |  终审:梁丽丽    日期:2025年08月27日

8月25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焦爱萍教授为水利学院2023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汪胡桢实验班”讲授《水工建筑物》第一课。

课堂上,焦爱萍教授首先讲授了本课程的地位、作用、任务、内容等,接着以丰富的工程案例和详实的数据深入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讲授了“水利工程、水利枢纽与水工建筑物”等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水工建筑物在守护江河安澜、保障供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健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明确要求,深刻阐述了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了以水利新质生产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课堂上,焦爱萍鼓励同学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传承“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水利事业发展,强化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科交叉能力培养,夯实专业根基,提升专业技能,勇担水利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水安全保障的责任使命。

课堂教学中,焦爱萍教授与同学们频繁互动,课堂氛围活跃,内容引人入胜,激发了学生积极投身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成事真本领,为新时代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