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科普中国说河南篇主题科普活动在我校举行
供稿:   校团委    |  编辑:李晔|摄影:傅文骏 董文轩   |  初审:谢琰   |  终审:樊要玲    日期:2025年11月01日

10月31日下午,2025“科普中国说·河南篇”主题科普活动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第一报告厅举行。省科协主席刘晓永,校党委书记王笃波、副书记焦爱萍,省科协科普部部长王红松出席活动。来自国内科普领域的知名专家及师生代表300余人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刘晓永在讲话中指出,“科普中国说·河南篇”作为“科普中国”首个省域系列科普活动,立足河南、辐射全国,是展现河南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重要窗口。他表示,此次活动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办,与学校服务国家水利水电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高度契合,意义重大。他强调,活动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大局,以“通江达海,千年水脉再启航”为主题,有力促进水利特色科普与全省科普事业的深度融合,必将为我省交通强省建设增添动能。

王笃波在致辞中向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期活动以“通江达海,千年水脉再启航”为主题,极具战略高度与现实意义,深度契合河南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将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为服务河南水运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水网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他表示,此次活动在华水举办,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部署要求的生动实践,也是将科普工作深度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持续塑造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良性校园生态的有力举措。希望以此次活动为纽带,让师生更直观地感受科技赋能水运、助力内陆开放的澎湃力量,进一步深化与省科协、名校强企的合作,共同探索科普教育新模式,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活动现场,五位专家围绕内河航运、水利工程、绿色技术等领域展开深入科普。中国交建副总工程师吴澎系统阐述现代航运“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特征,结合周口港中心作业区一期工程实践,生动展现现代航运在国家综合交通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曹金萍教授以《千年漕运的现代回响》为题,追溯隋唐大运河漕运辉煌历史,解析当代河南依托水脉重构内陆开放优势的战略路径;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海聚焦河南水网建设,阐释南水北调、小浪底等标志性工程如何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实现防洪减灾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河南港航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公司及产业研究中心筹备组组长李骁驰介绍了河南在智慧新能源船舶领域的创新突破,如甲醇动力船舶、5G智能航运系统,推动“双碳”目标下绿色水运转型;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科技处副处长陈建通过解析弯曲河道水沙特性研究,揭示航道整治中“顺势而为”的工程智慧,为淮河、沙颍河航道升级提供科学支撑。

此次活动是学校今年继“水润中国”科普月后的又一重要科普实践,也是“科普中国说”首次聚焦水利特色主题,有效深化了师生对水利科普的系统性认知。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发挥学科特色和科研优势,主动将科普工作深度融入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整体布局,推进“科研转化—科学普及—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为推动我省内河航运通江达海高质量发展注入华水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