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强化善治思维提升黄河流域治理能力
|
作者:李贵成 黄河流域是维持全国生态平衡的关键“源头”,也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现代社会治理的理想状态,善治被视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衡量标准和价值目标。当前,应
|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22日
|
|
学习强国:强化善治思维提升黄河流域治...
|
作者:李贵成 黄河流域是维持全国生态平衡的关键“源头”,也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现代社会治理的理想状态,善治被视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衡量标准和价值目标。当前,应
|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22日
|
|
中国社会科学网:强化善治思维提升黄河...
|
作者:李贵成 黄河流域是维持全国生态平衡的关键“源头”,也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现代社会治理的理想状态,善治被视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衡量标准和价值目标。当前,应
|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22日
|
|
校长刘文锴参加全省教育外事工作视频会...
|
5月19日上午,全省教育外事工作视频会议召开,我校在龙子湖校区综合实验楼第四会议室设立分会场。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出席会议并作主题讲话,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刁玉华主持会议。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文锴参加会议并作交流发言,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乌拉尔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郑邦山指出此次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分析研判疫情
|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20日
|
|
我校勘察设计公司设计项目荣获河南省土...
|
近日,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公布了河南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由我校勘察设计公司全程设计完成的“浚县尚城公馆居住小区”项目分别荣获“第六届河南省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建筑方案类)二等奖和(建筑设计类)三等奖。 “浚县尚城公馆居住小区”项目位于鹤壁浚县,浚县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在整体设计上采用了与浚县城市风貌相协调的新中式建筑风格。该项目由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幼儿园、配套
|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19日
|
|
我校首个境外办学机构——华禹学院获批
|
近日,接《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同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马来西亚举办华禹学院备案的批复》,我校境外办学机构——华禹学院正式获批。华禹学院是我校首个境外办学项目,标志着我校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境外办学实现了零的突破,“开放活校”结出新硕果。 华禹学院拟于今年开始招生,首批开设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3个本科专业。学院办学地点在马来西亚砂拉越科技大学主校区,首批生源以国际学生、马来西亚学生为主,随着
|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19日
|
|
许昌学院郑直副校长一行来我校调研研究...
|
5月18日下午,许昌学院副校长郑直教授一行来我校调研研究生培养工作。副校长刘汉东教授在龙子湖校区综合楼第六会议室主持座谈交流会接待了郑直副校长一行。研究生院院长赵顺波、副院长刘海朝,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张新中,电力学院张红涛,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吴慧欣、材料学院院长郝用兴,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饶明奇,建筑学院副院长李红光等参加座谈会。 刘汉东代表学校对郑直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我校在研究生招生
|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19日
|
|
我校喜获12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公布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通知》(教高〔2020〕151号),我校推荐申报的14个项目,获奖12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获奖比例、层次和数量均取得新突破,且居全省高校前列。《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荣获特等奖,是我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开展教育教学
|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19日
|
|
“学习强国”平台转播我校特色在线课程...
|
近日,我校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华水文化》被“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转播。疫情防控期间,“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开设了“精品慕课”专栏,并面向全省各教育机构广泛征集优秀网络课程。经过层层筛选,《中华水文化》成功入选并于4月下旬正式上线。 《中华水文化》是于2019年1月被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之一,由我校建设。内容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以水为线索,串联起古往今来的水历史、水经
|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18日
|
|
校友汤松被授予“全省自强模范”称号
|
5月16日,在第30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第六次全省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郑州召开。我校2010届校友汤松被评为“全省自强模范”并受表彰。省委书记王国生向受表彰的先进表示祝贺。 汤松,1987年9月出生,洛阳市涧西区肢残人协会秘书长。出生时患有世界罕见病(大包麦皮松懈症),肢体残叄级。该病累及全身皮肤,皮肤薄如蝉翼,轻轻一碰就破,俗称“蝴蝶宝贝”,目前在医学上无法治愈。但身体和心理上的磨难
|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18日
|
|
学习强国:慕课:《中华水文化1.1——何...
|
《中华水文化》是于2019年1月被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之一,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制作。内容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以水为线索,串联起古往今来的水历史、水经典、 水哲理等。概括讲述水与中华文明(包括黄河与中华文明)、水与农业、水与政治、水与战争、水与工程、水与儒家思想、水与道家思想、水与文学、水与艺术、水与民俗、水与治理等内容。 https://article.xuexi.cn
|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18日
|
|
河南商报:5月20日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河南商报记者 李志远 5月15日,河南商报记者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获悉,自2020年5月20日起,该校安排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按要求分批分期、错峰错时陆续返校。 具体如下: 一、5月20日起,符合返校条件且须做实验完成学位论文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二、5月21日起符合返校条件的本科毕业生分批返校复学。 三、各批次具体返校时间和相关要求将由辅导员点对点通知到每位同学,未接到具体返校通知的同学请勿提前
|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18日
|
|
喜讯:我校“四新”建设取得新佳绩
|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0 年河南省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立项名单,我校组织申报的4项新工科项目和1项新农科项目全部获得省级立项,其中刘文锴校长主持的《“一带一路”新工科教育共同体建设》项目被列入候选国家级项目。 据悉,今年河南省教育厅分别评选了102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和50项省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并分别向教育部推荐10项新工科项目和14项新农科项目。新工
|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18日
|
|
我校团委荣获“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
近日,共青团河南省委发布《关于表彰2019年度“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员”“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的决定》(豫青字【2020】11号),对2019年度河南省共青团系统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集中表彰。我校团委继2012年获评“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2015年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后,再次荣获“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这是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基层团组织的最高综合性
|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18日
|
|
网易新闻:喜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获批...
|
日前,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表彰2017-2019年度河南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决定》(豫文〔2020〕43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被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首届“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称号。 一直以来,校党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坚持把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校文明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方
|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1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