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编辑:黄立赫
日期:2023年06月29日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召开“倾听心声,共话未来”2023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

筑梦新征程,共谏创未来。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近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召开“倾听心声,共话未来”2023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孙垦、党委副书记刘林飞、副院长宋小勇、副院长马强以及2023届毕业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会议由刘林飞主持。
孙垦在总结中高度评价了本届毕业生的素养。一是情怀深。同学们的发言充分体现了对母校对学院的真挚感情,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二是三观正。同学们在校期间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升华“自我中心”的“小我”定位,融入“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大我”格局。三是素质高。四年间同学们刻苦学习,掌握了扎实了专业知识,彰显了学校“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为人朴实,基础扎实,工作务实,作风踏实”的毕业生品牌形象。他祝福同学们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更大成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刘林飞介绍了我院2023届毕业生考研和就业的总体情况,并表达了对毕业生的真挚祝福。同时,学院老师强调“代表”二字既是身份也是责任,希望同学们结合自身在校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敞开心扉,为学院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积极建言献策。
宋小勇、马强分别为同学们送上了祝福,希望大家常回学院看看,无论走多远,飞的多高,母校都是最为坚强的后盾。愿他们不负韶华,未来可期。
由各专业推选出的学生代表纷纷表达了对学院四年来的培养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就学生管理、课程设计、实验安排、毕业设计、学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对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对新形势下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对原有课程安排的调整指明了方向。下一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将充分收集毕业生对母校的意见和建议,在梳理后从各方面加以改进,让学院的发展越来越来好。离别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未来之路或许坎坷不平,却无法阻挡毕业生们前进的步伐。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开展“校企合作谋新篇党建联合促共赢”访企拓岗主题调研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取得更大实效,高质量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探索校企党建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6月21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孙垦,副院长宋小勇,副院长马强,教师党员代表王爱军、朱敬、赵冰超等人一行前往华润电力焦作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主题调研。华润电力焦作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国防,副书记、副总经理王国坤,纪检书记、副总经理王华伟等公司领导对孙垦的一行表示热烈欢迎。
调研座谈会上,双方围绕“校企合作、党建联合”的主题,就基层党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孙垦重点介绍了学院党建成果、发展历程、专业分布、师资力量以及科研平台,指出学院专业分布、人才培养目标与华润电力的人才需求高度契合,合作空间广阔,希望以此次党组织联合共建为契机,拓宽双方党建工作网络,创新党支部活动向多元化发展,共同开展红色教育,共同进行专题学习,实现彼此优势互补,激发基层党支部活力。孙垦希望以此次创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开端,加强校企协同育人、深化产教融合,将人才培养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形成校企人才培养良好模式,推动校企合作新篇章,实现党建联合促共赢的局面。
张国防对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党建特色、办学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联合党建共建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指出华水毕业生“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培养特色与华润电力人才培养的内涵目标高度一致,为公司的生产运行、创值增效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双方就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持续改进相关人才培养方案及目标,定期开展企业导师进课堂、研究生联合培养、指导毕业设计等方面的合作达成了共识。
会后,双方签署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并参观了公司展厅、汽机房、集控室等生产现场,并与在公司就业的优秀校友亲切交流。
本次访企拓岗主题调研的开展,既是双方强强联合,巩固深化合作关系的重要契机,也是面向未来携手共进、协力共赢的有力举措,对校企共建,搭建高质量实习就业平台、科研合作平台具有重要意义。校企双方表示,下一步要致力于党建联合共建,推动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特色,共同为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发展而努力。(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