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本站通讯员 校属各单位
| 编辑:刘春杰
日期:2019年11月28日
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院武金勇教授国画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艺术与设计学院 李杰 供稿)

近日,艺术与设计学院武金勇教授的国画作品《太行深处》被人民大会堂收藏。据悉,这是近20年来河南首位本土画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作品《太行深处》高2.54米,宽1.24米,取材于太行腹地,是中原地域文化的典型表现。画作笔力坚劲,深切浑厚,墨色的干湿浓淡交替酣畅淋漓,浑厚庄重,既有巍巍太行的沉稳大气,更有新时代秋色太行的生机焕发,历时一年多时间创作而成。
人民大会堂是召开党与国家重大会议及从事外交活动的专用场所,庄严而神圣。至今,人民大会堂共收藏了1000多件绘画作品,其中有傅抱石、关山月、李苦禅、齐白石、潘天寿、刘海粟等艺术大师的作品。武老师的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也是我校和河南美术界的荣誉。(艺术与设计学院 供图)
舞台艺术送基层 传统文化进校园--《中国传统艺术》讲座走进我校
(国际教育学院 张卫建 张军龙 供稿)

为深入推进校园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11月27日,我校邀请河南歌舞演艺集团的专家来校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讲座。人文艺术中心、学生处、校团委、关工委、国际教育学院等单位师生共同聆听了报告。
讲座主要分为曲艺和木偶两大主题。在《舞台语言艺术和曲艺在舞台上的应用》报告中,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曲艺木偶团支部书记、国家一级演员陈梅生,讲解舞台语言艺术及曲艺在舞台上的应用。陈老师详细地介绍了曲艺艺术的概念、河南坠子表演区别于其它艺术表演的特色、舞台表演中的语言艺术和情感把握、曲艺话剧的形成和结合、相声剧在实践中的主要表现等内容。为增强现场师生的理解和感受,播放了自己以往的表演视频以及方言剧片断,并展示和介绍了表演河南坠子所需的乐器--坠胡和简板。几名学生上台互动,学习简板的使用方法,并现场教大家学唱经典曲目片段,同学们在亲身感受曲艺表演的同时,充分领略了曲艺艺术的魅力。

随后,木偶戏专家冯爱娟老师为现场师生作了题为《百戏之祖的木偶戏》的专题讲座。冯老师从木偶戏是什么、木偶戏的历史、木偶的种类、偶戏艺术四个方面阐述木偶艺术,并结合演讲现场演绎了精彩的木偶戏表演,为大家表演了精彩的布袋木偶戏和杖头木偶戏片段。并邀请同学们上台学习布袋木偶戏《打虎》的经典片段。木偶在指掌之间游刃有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现场气氛热烈,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此次讲座是我校根据《河南省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河南省“戏曲进校园”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内容和精神,由人文艺术教育中心和国际教育学院等部门和学院联合举办的。活动有效拉近了戏曲等传统文化艺术与师生们的距离,引发了我校师生对戏曲艺术的浓厚兴趣,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在大学生中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了审美素养。(国际教育学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