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二场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读书报告会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  编辑:黄立赫    日期:2021年06月07日

历史是教科书,历史是清醒剂,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发展阶段,中央部署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意义十分重大。为将党史学习教育推向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列读书报告会。本次是系列读书报告会的第二次会议。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参加了报告会。副院长李心记副教授主持会议。 

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杨建坡以《马克思感性自然观与“生命共同体”构建》为题发言。报告紧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三个专题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展开,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关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问题的重要论述。

杨建坡谈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致思的基本问题和人类生存的基础问题,既贯穿人类社会始终又表现为不同论题。随着现代性的不断展开,人类深入自然界展示了巨大力量、创造了物质财富,自然界面临资源承载力问题、决定着生存状况。马克思的自然观坚持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统一,从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出发来理解人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互为确证、彼此生成的本质同一关系,为我们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奠定了哲学基础。因此,我们应该从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主客交互、情感交会、德性统一四个维度理解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从深入马克思哲学高度和本体论原则认识人与自然界的本质、从资本逻辑层面寻求生态危机消除的方法和真正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走绿色发展道路等几个方面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王湘云副教授以《后疫情时代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审视》为题进行发言,发言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重要论述展开。王湘云认为,作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本质特征,是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新冠疫情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愈发凸显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中国理念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后疫情时代,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具有更为鲜活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影响力,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化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对于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构筑和谐美丽社会,以及建设人类美好家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谢文娟博士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逻辑》为题分享了读书体会和个人观点。谢文娟在报告中讲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战略支撑,大国崛起领袖定当深具国际视野。2013年3月,“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理念的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发展观,彰显出中国政府基于全球视野,对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战略研判,对人类整体前途命运的重大关切。它不仅科学解答了“中国想要建设什么样世界”的时代课题,给出了21世纪全球治理的“中国方略”,而且对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升中国话语权,壮大世界和平发展事业等方面意义非凡。 

秦天真博士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研究》为题进行发言。秦天真认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我们要深刻领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精髓要义,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这次读书报告会的主讲教师,主要以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之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研究学术团队”的骨干成员为主。报告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有关篇章原文,结合百年党史,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行多维度深入分析,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学术价值较高,受到与会师生的好评。(马克思主义学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