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政领导到院系调研和现场办公活动之三
供稿:宋凯果[党委办公室      |  编辑:    日期:2008年05月15日
 
 
    按照党委的工作部署,学校党政领导分两组到各院系进行调研和现场办公。第一调研组党委书记朱海风,副校长曹兴霖,副校长刘汉东,副校级调研员李纪轩,纪委书记尚宝平及党办主任田逸等六人,自5月4日起,连续走访了管理与经济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水利学院、外国语言系、数学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认真听取了院系领导及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的情况汇报和对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建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月4日下午——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5月4日下午,第一调研组朱书记一行来到了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与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负责同志和教师代表进行了亲切座谈,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分析研究了如何面对本院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对有关问题给予了答复。该院反映的主要问题是:①经费紧张,院系可调控经费太少;②教师职称结构偏低,女教师比例太大,教学工作量定额偏高;③会议室和实验室不足等。他们建议:①消防专业就业形势较好,但师资严重不足,希望学校给予重视并解决;②化学专业师资力量充足,打算申请一个新专业——“应用化学”,希望学校支持;③完善成人教育分配制度,院系经费的划拨要充分考虑学生数量;④师资方面,应坚持人才引进与自己培养相结合;⑤教学管理方面,希望学校灵活管理,有些权力应该直接下放到院系等。
    学校领导对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抓机遇谋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该院的教师凝聚力强,教师年轻,有后劲。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充分利用。学科的发展势头很好,就业率较高,发展的大方向是正确的。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应该“向思路要活力,向改革要发展”,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班子缺人问题,学校尽快给以解决;经费问题,在学校政策倾斜的同时,院系也应该依托专业优势,增加收入。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能力,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校领导指出: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目前发展迅速,成绩显著。目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是学校快速发展中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学校责无旁贷,要给予支持和帮助。但与此同时,院系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开动脑筋。领导班子要振奋精神,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以改革创新精神克难攻坚,共同推动学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5月6日上午——水利学院
    5月6日上午,第一调研组朱书记一行到水利学院调研并现场办公。水利学院目前正在努力实施“由大院向强院的转变、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的战略规划。他们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矛盾及提出的意见、建议主要有:
    学院实验室匮乏,急需建立一个节水灌溉实验厂;办公室非常紧张,建议学校最好建立教授工作室;科研经费的管理个别条文不符合实际;打算申请恢复水工结构部级实验室,希望学校给予指导和帮助;科研工作平台建设方面,建议以水利学院为主,联合其他院系,以学校名义统一构建水利特色科研平台,整体组织、规划;学校应该重视设计资质的维护,完善勘察设计院的管理体制;教师工作量的核定应根据各院系的具体情况来设定;加强基层管理,增加辅导员和专职教学、科研秘书;应建立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培育制度;努力解决双语教学班的师资不足问题;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管理机构中增加科研创新部。
    听了汇报后,校领导指出,水利学院“第一集团军”的地位不可动摇,博士、教授在我校中也是最多的,而且能力都非常强。整体来说,学院发展的势头和前景很好,充分体现了“情系水利、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要办高水平大学,就要有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水利学院有大展宏图、施展拳脚的用武之地。在人才观念上,要秉持“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理念;对于缺少水利馆管理员的问题,可以在学校内部自行解决。校领导认为,水利学院管理目标明确,管理理念先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建立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培育制度等建议,提得很好。建议学校重新思考认识一系列重大问题,处理好走出去与维持教学秩序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两严方针与以人为本的关系,创新教育与教学规范的关系,行业特色与为地方服务的关系等,意义重大。提得很好,对于具体问题如实验厂的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党委都有所考虑,研究过;科研经费使用制度,刚刚修订过,现在已经开始试运行。
    朱书记最后发言时说,听了大家的讨论,受益匪浅。水利学院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思考的问题很深入,不仅理出了转型、提升和创新的思路,还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这已经先行了一步。学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重视解决大家反映的问题,更加重视广大教师的事业发展问题、参与管理问题,要进一步发挥教授在院系发展中的作用,扩大学术委员会的权限和成员范围,使其更具有广泛性、代表性;至于学院提出的实验室管理问题,究竟是统一管理好还是院系分别管理好,如何实现资源共享,要进一步研究,争取最后形成一种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勘察设计资源的管理改革需要先了解情况,周密论证以后再定。
 5月7日上午——外国语言系
    5月7日上午,第一调研组朱书记一行来到外国语言系调研和现场办公,与外国语言系的党政负责同志和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
    外国语言系领导班子团结向上,教师勤奋敬业,学生思想稳定,学生就业率不断提高。同时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教师数量不足,全校公共英语的教学工作量非常大;科研时间较少,科研质量不高;学校对学生英语听说的培养投入不够,语音室明显不足,语音室管理人员较少;专业英语方面投入也不足,实习开展较为困难;公共课教师较多,教学管理人员少;创收分配办法应该修订。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按照评估的要求,着力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行小班授课,建立英语自主学习系统,希望学校给予支持。
    校领导听了汇报后说,外国语言系的工作安排有条理,工作质量高,领导班子埋头苦干,甘于奉献,老师们敬业精神强,这些成绩和精神都值得发扬。汉语推广这一块联系得很好,力争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继续将这一项目做大做强。希望系里组织精干力量,争取在雅思培训方面有进展。对于经费问题,关系到如何看待工科学校的文科专业实习问题,学校要开会研究。我校的专业外语依托水利水电行业特色,发展前景很好,目前任务重、人手少、资金不足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希望系里统筹规划,组织和鼓励教师走出去,依托专业优势,建立服务基地。关于院系秘书配备问题,学校将综合考虑各院系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标准。
    朱书记最后提了三点希望:一是班子和广大教师要再接再厉、发扬成绩;二是要勇于改革创新,在外语教学改革、建立实习基地等诸方面大胆探索;三是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和其他院校多联系、多合作,通过科研提高教学质量。
 
 5月7日下午——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5月7日下午,第一调研组朱书记一行来到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调研并现场办公。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肩负着全校基础学科的繁重教学任务,反映的问题有:教学工作量太重、缺少办公室、实验室,青年教师培养机会少等。建议学校重视基础课的网络课程建设;加大学生基础学科竞赛的参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教学计划中,留2-4个学分由院系灵活调整,面向市场自主设置科目;学校的重大改革能否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为试点;希望学校增强服务意识,对高校服务地方、服务河南进行研究,设立学校开放日等。
    校领导指出,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特色鲜明,教职工最多;班子阵容最整齐,很强很硬;数学建模竞赛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对专业领域的扩展也功不可没。对于人才引进,特别优秀的可以不受限制,对于实验人员可以内部调剂。分配政策上,要想确定人人满意的方案不现实,学校会依据具体情况,通盘考虑。李校长说,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办学成绩显著,思路开阔,提出了很多新理念,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建立示范性实验中心,是很好的思路,要全力以赴争取。
    校领导认为,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领导班子是一个高职称、高智商的团队,是一个和谐型、开拓型的团队,院里风清气正,工作扎实。班子带领全院教师集中精力抓内涵建设,勇于改革创新,特别是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工作抓到了点子上;学院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做法,值得推广。
 
5月9日下午——信息工程学院
    5月9日下午,第一调研组朱书记一行来到了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介绍了该院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状况,并就计算机设备更新 、高层次人才引进、成人教育收入分配制度、教师的培训、软件学院管理模式、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实验室工作人员待遇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曹兴霖副校长听了汇报后说,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新上专业的师资问题,今后将一如既往支持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教授们的工作卓有成效,以后要多组织力量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徐校长说,由于院系的专业特点,设备更新换代的频率较快这是事实,学校会认真考虑;在科研上,有些理论上的课题对实验设备的要求不高,可以多参与。尚宝平书记谈了自己的三点感受,一是信息学院的领导班子非常注重细节;二是学院领导班子不畏困难,敢于探索;三是班子成员坚决贯彻“以人为本”思想。
    朱书记最后说,我们调研和现场办公的过程,其实就是与大家共同总结办学经验、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过程,也是探求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研究对策、交流思想的过程。同志们精心准备,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谈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看法,使我们深受启发。信息工程学院有几大亮点值得肯定,需要很好地总结和发扬:①谋求发展有思路;②班子建设有规矩,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团结务实,分工不分家;③教学工作有亮点,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及对学生包括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发上,有思路有措施;④科研水平有提升;⑤教风学风建设有成效。我们这次调研,能够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一时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将会进一步梳理,结合全校的整体情况,分类分专题研究。
 
    至此,校党政领导到院系调研和现场办公的活动已经结束,学校现已整理出各类建议100多条。按照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学校党政领导将逐条研究讨论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