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推进 重点突破 早日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供稿:饶明奇[新闻焦点      |  编辑:    日期:2008年12月03日
                         
 
                                  整体推进 重点突破 早日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党委中心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进行第二次专题讨论
 
    12月1日下午,我校党委中心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进行第二次专题讨论,省委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顾志平、陈绍光、李军等同志,我校党委中心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了讨论,会议由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朱海风主持。
    会议讨论的主题是真学真信真用科学发展观,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早日把我校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与会同志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朱海风书记率先作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大学的思考及建议”的发言。朱书记发言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学校加快建设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决策是正确的、基础是扎实的。学校于2004年制定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发展战略规划》提出:逐步把学校建设成教学研究型大学。2006年制定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十一五”规划》又对这一目标和中心任务加以明确。通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我校已经处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初级阶段。因此,在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党委审时度势,提出了加快建设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决策,加上了“高水平”三个字。这不仅是国家实施创新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合理布局的要求,更是我校自身建设与发展的内在需要。近年来,我校大力实施内涵提升、协调发展战略,综合办学实力明显提高,为我校加快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进程中的挑战是严峻的、机遇是同在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如下之特点:一是办学层次比较高,二是生源整体质量比较好,三是师资整体实力比较强,四是拥有比较充足的办学经费,五是拥有较多较好的科研成果,六是一般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我校离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基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加快学校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一些严峻挑战,然而,我校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当前,要牢牢抓住省部共建深度拓展、申报博士授权单位、更名大学、加快新校区建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重要机遇。第三,加快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需要高度认同、分层设计、协力完成的。要让全校师生员工了解什么是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有什么特点和标准,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对学校发展有什么意义,如何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等,要形成共识,要把这些共识体现在各项措施上,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第四,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必须明确锁定重点领域并进行重点突破。一是继续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和质量的提高;二要在学科建设和实现博士授权单位的突破;三要使科学研究总体水平大幅度提升;四要多策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五要继续拓宽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六要坚持特色兴校。第五,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保障措施是需要切实加强的。要完善校内组织结构,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加大筹资力度,为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加强党的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思想和组织保障。
    校长严大考在发言中重点分析了我校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有利条件和差距。他说,建设高水平教学研型大学的目标是近几年根据形势发展和我校实际提出来的,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愿望,定位是科学的。近年来,我校围绕这一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定的差距。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跻身全国本科教育先进高校之列;学校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尤其是学科特色和人才特色较为鲜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历史都较长,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优质生源较为充足,但研究生招生规模还不大,还未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师资队伍有了长足发展,但结构还不很合理,高水平的领军人物还较少;科研工作不断取得突破,但和同类院校相比,科研实力还有一定差距;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有3个硕士一级学科、28个硕士点、19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但国家级的工程中心、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还没有,等等。总之,近年来的发展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照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标准,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要抓住机遇,大力加强内涵建设,迎头赶上。一要抓住国家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机遇,争取有关政策支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是要抓住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机遇,深化学科、专业、课程调整,围绕“大水利”做文章。三是要抓住目前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积极承揽重大科研、设计项目,加快新校区建设。四是要抓住国家博士授权单位评审政策调整的机遇,争取列为河南省新增博士授予权建设单位。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深化内部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的实现提供政策,提供平台。
    许琰、刘淑琴、曹兴霖、刘汉东、徐建新、李纪轩等校领导也分别结合学习调研成果发言,围绕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谈认识、找差距、想办法。与会领导建议,在今后工作中,一要加大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把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差距、任务和要求贯彻到每一位师生员工,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围绕这一目标,立足岗位开创工作新局面。二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好学校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尤其是要统筹兼顾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关系,统筹兼顾好人才、物资、社会资源的关系。“三个面向”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我校当然也有指导意义,我们要面向世界,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力度;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针对未来水利事业的变革对科研、人才素质的新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内物资资源科学整合、有偿使用的机制,要充分发挥我校丰富的校友资源和声誉等无形资源,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要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大力气。我校2003年提出的“1115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已经完成,但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相比,我校的师资队伍还有一定的差距,结构不够合理,高层次领军人物缺乏。要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学、科研实力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要提高引进人才的门槛,引进和培养学科前沿的一流人才,要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尊重、保护、培养的政策。四要为提升科技实力提供政策支持。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与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通过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使广大教师有更大的积极性、更强的责任感、有更多的精力、更有利的条件从事科研工作。要加强与国内一流高校、研究设计单位、工程建设单位等的交流合作,参与国内外重大科技项目。五要把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任务分解细化,重点工作重点抓,抓督办,抓落实,抓奖惩。要进一步完善与教学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相适应的创收与津贴分配机制、管理和业务量化考核机制、总务后勤服务经营机制、重要工作督察督办机制、教职工重大疾病保障机制等。
    省委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顾志平组长作了总结讲话,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顾组长说,这次专题讨论主题明确,准备充分,发言踊跃,内容丰富,必将对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的实现发挥积极的作用。关于下一步工作,顾组长强调,一要继续在深入学习上下功夫,把学习贯穿始终。一方面要按要求学好中央、省委要求的一系列文献、著作,结合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分析深化学习,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加新内容,比如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有关内容、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做好学校工作、现代水利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等方面内容的学习研讨。要不断创新学习内容和形式,拉近科学发展观与广大教职工的距离,增强学习效果。二是要认真组织好专题讨论,求得共识。专题讨论是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的重要环节,不仅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要认真进行,各总支、支部、二级单位等都要按要求认真进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方法不同,结论就会不同,要通过专题讨论交流学习调研成果,结合实际切实解决要不要、能不能、怎么样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最终达成共识。三要认真做好小结转段的准备工作。按照省委部署,12月上旬,每个单位要就第一阶段的工作认真做好总结,经上报批准后,才能转入第二阶段。要在保质保量完成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早做准备,认真总结。总之,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真正实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