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赵梦蝶
水资源学院
| 编辑:黄立赫
日期:2021年09月18日

校长刘文锴讲话

会议现场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发表讲话两周年到来之际,9月18日上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工作推进会在协同创新中心召开,校长刘文锴出席会议并讲话,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建设的相关学院院长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刘雪梅主持。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办公室负责人对两年来我校在黄河国家战略落实方面开展的科学研究、平台建设、智库建设、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和回顾。与会各学院院长分别就各自学院黄河国家战略落实情况进行了汇报发言。水利学院积极对接河南黄河实验室建设,申报国家协同创新中心,承担包括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涉及黄河的科学研究项目;水资源学院着力引导老师在国家基金申报选题时研究黄河,承担多项黄河有关科学研究项目,协助参与河南黄河实验室论证工作,成功申报河南省重点实验室,获得多项智库建设成果;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紧密围绕黄河国家战略,谋划专业发展、规划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平台建设、科研项目承接、科技成果获得方面成效显著;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积极协调推进我校和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承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培训班,承担一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项目;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承担了“三门峡水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在南水北调工程等方面签订多项项目,成功申请了河南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中心;土木与交通学院注重平台建设,获批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方面聚焦黄河堤防加固技术和城市防灾减灾问题,签订多个科研项目;管理与经济学院聚焦黄河国家战略申请成功多项国家社科基金,组织了2020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郑州论坛等学术会议;信息工程学院获批河南省水资源智慧监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共建水利监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物理与电子学院在智慧节水灌溉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电力学院在能源动力、生态环境保护、引黄泵站、节水装备等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公共管理学院多个决策咨询建议获省部级领导批示,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发表多篇黄河国家战略理论文章;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获批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黄河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外国语学院与省委外办共同成立“河南省黄河生态文明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并编撰出版、翻译多部“讲好黄河故事”著作;法学院组织了“清廉中国论坛”,“黄河法治论坛”,参与黄河立法的相关工作;乌拉尔学院参与了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和司法鉴定工作;水文化研究中心重点建设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并承担了相关培训任务。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刘文锴最后做了总结讲话。他指出,9月18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黄河国家战略讲话,今天我们在此举行座谈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黄河国家战略对我校的发展也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围绕黄河战略校内各单位积极跟进,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团队建设、科研项目、科研平台、科技奖励、智库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在重大场合发声等途径扩大学校影响力并提高了学校声誉。他强调,学校在实施黄河国家战略过程中仍然存在明显短板,一是针对难得的国家战略实施机遇,我们谋划不够,在重大项目、平台、奖励、工程的参与方面未取得重大突破;二是我们在学科基础、科研基础方面不强,领军人才学术团队实力缺乏,话语权不够。针对上述弱项,他提出了未来的几个努力方向,一是认真领会、贯彻黄河国家战略理念、布局与战略安排,有针对性的对接黄河有关问题;二是要多调研、多联系,积极寻找科研和服务机会;三是抓住重点、找准目标,持续推动,以团队建设为抓手,着力取得核心技术的突破;四是充分借助外部力量,积极开展合作,与流域企事业单位共同助力黄河国家战略落实;五是对于黄河国家战略学校不能仅仅局限于科研,还要加强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争取取得一定进展。他表示,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付诸行动,在未来贯彻落实黄河国家战略方面取得更多的成就和更大的成果。
刘雪梅着重对国家智慧水利建设规划进行了介绍,希望我校能够抓住机遇,在对接国家战略时找准方向,开展合作,实现新的突破。
部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水资源学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