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编辑:黄立赫
日期:2021年09月27日

校长刘文锴教授致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刘羽处长致辞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杰青唐辉明教授致辞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伍法权教授作主讲人报告

陈剑平教授作特邀报告

长江学者兰恒星教授作特邀报告

单治钢正高级工程师作特邀报告

李广诚正高级工程师作特邀报告

胡新丽教授作特邀报告

李邵军教授作特邀报告

优青刘晓丽教授作特邀报告

杰青陈永贵教授作特邀报告

杰青范宣梅教授作特邀报告(线上)

工程地质专委会秘书长、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杰青祁生文致闭幕词

现场开幕式

第五届谷德振讲座专家合影
9月25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学校建校70周年之际,作为校庆系列活动之一的“第五届谷德振讲座”在我校胜利召开。第五届谷德振讲座以线下+线上的方式举行,校长刘文锴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建兵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唐辉明教授、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伍法权教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高玉生正高工和30余位长江学者、杰青等150余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讲座,线上直播参会人数高达3.4万人。开幕式由副校长刘汉东教授主持。
刘文锴教授代表全校师生向参会的各位院士、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相信通过本次会议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交流,必将推动工程地质领域的科技进步,为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他指出,华水作为本次会议的东道主,学校及负责组织本次讲座的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将全力做好会议服务保障工作,为大家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环境。
国家自然基金委地学部刘羽处长和第十一届工程地质专委会主任唐辉明教授分别致辞。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学术终身成就奖Hans Cloos Medal获得者、IAEG秘书长、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伍法权教授作为第五届谷德振讲座的主讲人,作了题为“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传承与发展——统计岩体力学理论与实践”的报告。吉林大学陈剑平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江学者兰恒星教授、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地质师单治钢正高工、副校长刘汉东教授、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李广诚正高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胡新丽教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李邵军研究员、清华大学优青刘晓丽教授、成都理工大学杰青范宣梅教授、同济大学杰青陈永贵教授分别作了第五届谷德振讲座的特邀报告。讲座闭幕式由祁生文研究员主持。
第五届谷德振讲座主讲人报告有创新,特邀报告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通过本次高水平学术研讨,不但继承和发扬了谷德振先生的工程岩体地质力学理论体系,而且将对我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影响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特色骨干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本届谷德振讲座以“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地质学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协办。谷德振讲座是全国工程地质领域的最高学术讲座,旨在通过讲座探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传承与发展,推动工程地质领域的科技进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供图)
谷德振先生简介:
谷德振(1914- 1982),工程地质学家。郑州新密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57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室室主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任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
谷德振早期从事矿产资源、区域地质研究;并作为李四光助手,开始构造地质与地质力学的研究。1950年起走上了工程地质事业的道路。从佛子岭、丹江口、南湾、出山店水库等工程地质起始到二滩水电站工程地质研究为止,连续开展工程地质研究32年,成为我国工程地质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不仅开展了水利水电工程,而且还从事交通、铁路、矿山、国防、核爆、核电站等工程地质工作,以及喀斯特、水文地质等专题研究。经多年实践,创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新的分支学科—“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极大推动了中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