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下午,我院在第四会议室召开了新学期第一次中层干部会。党委书记朱清孟、院长严大考、副书记高武胜、王保国、副院长冯跃志、孙纯淇、曹兴霖、纪委书记刘淑琴出席会议,朱清孟书记主持会议。
严大考院长首先代表院党委、院行政认真回顾总结了我院2003年的各方面工作。严院长说,2003年是我们学院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是我院全面落实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年。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许多工作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一、以迎评促建为契机,认真整合教学资源,切实推进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高。全面启动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实施方案》,通过健全组织、责任到人、追踪反馈,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切实保障了教学秩序;通过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稳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氛围。二、学科建设工作成绩卓著。硕士点申报工作获重大突破,新增硕士学科点7个;加强了重点学科建设;本科专业建设稳步推进,新增5个本科专业,使学院学科门类增至7个。三、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科研、产业工作向纵深发展,成绩喜人。年度科研经费大幅度增加,共批复和签约科研项目68项,经费总额593万元,并分别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863计划项目;产业工作克服“非典”的不利影响,积极开拓市场,通过艰苦的努力,确保了全年产业指标的顺利完成。四、内部管理得到优化,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认真开展了“教育管理年”活动,加强了制度建设。五、办学空间得到拓展,基本建设稳步推进,后勤服务保障有力。征地工作终获硕果,学院在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征地1770亩。六、招生就业工作形势喜人,团学工作扎扎实实。实际录取新生3006人,在校本科生规模首次突破一万人。第一志愿报考率和新生报到率均创历史新高,分别为89%和95.2%;2003年1007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3.6%;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第八届“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三等奖;学院连续5年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七、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夺取了抗非典斗争的重大胜利。面对“非典”疫情,院党委高度重视,沉着应对,果断决策,带领全院师生员工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防治非典斗争的重大胜利,学院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八、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扎实有效。不断加强思想、组织及党风廉政建设,学院党委被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党组授予“高校先进党委”荣誉称号;抽调9名干部组成第三批驻村工作队继续赴濮阳市台前县参加驻村工作;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蓬勃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九、认真做好统战、离退休职工、安全稳定和计划生育等工作。规范了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保证老干部各项待遇的落实;“关工委”工作再上新台阶,被教育部授予“先进关工委”称号。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严院长指出,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学院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需要进一步具体化,学院的整体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干部教育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工作抓落实不够有力,缺乏跟踪了解和信息反馈。
接着严院长又对新学年的工作做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他指出,2004年我院既面临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严峻考验,又面临以评促建、加快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本年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紧紧抓住评估机遇,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向院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水利水电大学”目标迈进。工作任务是:抓住一个中心,搞好三项建设,带动全面工作,即:以迎评促建工作为中心,搞好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新校区建设,促进学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工作目标是:按照争优保良的目标,努力做好迎评准备工作;申报省级重点学科和新增硕士点,争取学院硕士点数达20个;启动“115人才工程”,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管理,建设一流的新校区。严院长要求,全院教职工要在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努力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促进我院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一、全院动员,全面准备,迎评促建,争优保良。制定宣传动员方案,深入进行思想发动,营造迎评工作良好氛围;对照指标,层层负责,精心准备;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凝炼学科方向,着力发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为筹建大学奠定基础。制定我院的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继续申报省级重点学科、新增硕士点和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力争通过3个省级重点学科、新增7个硕士点、取得联合招收博士生单位资格,扩大工程硕士的专业领域,新增5个本科专业,增加研究生招生数量和招生专业;继续加强专业调整、改造和补充,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专业和学科体系。三、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启动“115人才工程”,汇聚学术队伍,大力提高我院师资队伍的层次和水平。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设一支拥有100名教授、100名博士、500名硕士的教师队伍;通过创新制度,调整政策,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落实年度进人计划,满足教学和评估需求。四、构筑科研基地,整合科技力量,争取重大项目,探索产学研一体化道路,进一步提高我院科研工作层次和水平。通过对现有人力、物力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我院的竞争力,积极参与国内外重大水事活动和地方经济建设,参与国家部委和省市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五、以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管理,建设一流的新校区。合理安排建设规模,科学把握建设进度,拓宽融资渠道,努力减轻学院的资金压力,规范新校区建设与管理工作。六、以育人为本,加强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做好毕业生就业和招生录取工作,做好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落实助学贷款;大力加强故意欠费的治理工作;做好团学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七.依法行政,依法治校,进一步加强学院内部管理工作。加强依法治校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调动系部办学积极性,强化系部管理责任;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开源节流,科学理财;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办学;严格履行设备采购程序,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继续做好学院的安全保卫、综合治理和网络管理工作;全面整治校园环境,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八、进一步加强我院各级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组织和纪律保障。进一步加强党委班子的自身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和作风建设。九、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学院重点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进一步做好统战工作,团结各界人士为学院的改革发展大局服务;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
朱清孟书记最后作总结讲话。他说,2003年,全院教职员工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同心协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他同时指出,2004年是极具挑战性和重要意义的一年,工作任务繁重,我们必须狠抓落实。为此,朱书记提出了三点要求:一、各单位班子要结合本部门实际,认真研究会议精神,切实做好会议精神传达工作,把会议的精神传达到全体教职员工。二、全院各级领导干部要抱着对学院事业和广大教职工生高度负责的精神,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自己所承担的工作,率先垂范,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我们要紧紧团结和依靠全院广大教职员工,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凝聚全院教职工的智慧,动员全院教职工的力量,努力做好2004年的各项工作,加快学院事业的发展。朱书记还向与会者通报了一些有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信息,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工作方向,鼓舞了士气。
(党委办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