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4日)
院长 严大考
同志们: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的安排,2005年上半年教育部将对我院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得到这一消息后,我院党委和行政决定,把迎接教育部对我院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点工作来抓。刚才,刘院长就迎评促建工作进行了部署,今后我们还要在合适时机进行更加广泛动员。今天这个会可以说是迎评促建工作的前奏,希望同志们能够统一思想、精心组织、明确分工、认真准备、扎实工作。在这里,我就我院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谈两方面的意见。
一、深刻认识和理解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一)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回顾。
从1993年开始,教育部对1976年以来新建的,以本科教学为主要任务的普通高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的合格评估,要求这类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应达到合格水平。至2001年底为止,已评估了178所此类高校。
从1995年开始,对于进入“211工程”的重点高校,开展了本科教学工作的优秀评估。要求这类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应达到优秀水平。至2000年底为止,已评估了16所此类高校。
从1997年开始,计划对处于上述两类情况之间的高校(本科教学历史较长,以本科教学为主要任务的高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的随机性水平评估,其结论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四种情况。1999年起进行试点评估。1999年全国高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规模扩大,同时也进行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加大了学校办学自主权,为了保证各学校教学质量,2001年教育部又对25所此类高校开展了试点评估,以便在此基础上积累经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2002年全国共有21所本科院校参加水平评估;2003年共有48所学校参加水平评估。
(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是提高我们高等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从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角度来看,需要思考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方面,21世纪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加入WTO,信息时代的到来,上述种种都使我国传统教育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产生诸多不适应。时代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人文科学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思想,必须适时地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第二方面,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变化,使广大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更为关注。
随着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由原来的主要依靠国家投入,逐步转变成教育成本的合理承担,除了国家、社会投入外,还要由学生或其家庭承担一部分教育费用,这必然引起人民群众心理上的变化,他们不但希望自己的子女上大学,而且希望自己的子女上好大学,他们更加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和毕业后的创业,贡献社会的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就业、创业本领,以回报他们的家长对他们的哺育和希冀。
第三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与高校办学环境相对不适应,所产生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扩招可谓一举四得),无疑在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方面;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方面;在推动社会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在发挥高校办学潜力提高办学效益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学校的软硬件环境也必须及时加以改善,必须相应地增加投入,不幸的是投入严重滞后,与规模发展很不适应。
面对上述形势,周济部长在谈到高校教学工作时指出:“在经历了近年来的大规模‘扩招’以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之一,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来认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教育部一直十分重视高等教育质量工作。周济部长多次强调,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在高校规模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尤其要重视质量。高等学校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质量,广大教职工和学校领导必须从根本上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把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2001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4月9日周济部长宣布,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这是教育部正在制订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启动和实施,将极大在促进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在新形势和新任务下采取更加切实的措施,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建立5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评估制度,对我国所有普通高等学校进行教学评估,并建立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状态数据采集和发布制度,让社会更全面地了解各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教育部把“质量工程”的有关内容纳入高等学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作为国家和社会检查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可见,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是我国建设高质量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立足点是本科教学,而着眼点却是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对于加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和指导、提升办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这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我院是一次重要的考验和发展机遇。
本次教学水平评估,可以说是我们学院面临的一次重大挑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机遇。它关系到我院今后建设的根本大计,事关全局,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是对我院有史以来的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检查和验收。
此次评估,决非一般性的工作检查,评估组的人员组成上都是一些专家、内行;9年来教育部相继对200多所高校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的7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38个观察点的评估指标体系,涵盖了本科教学工作及学校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学院定位(办学指导思想)、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等到专业、课程、教师风范及毕业生质量,非常系统和全面。评估过程非常严格,学校自评——>整改——>自评报告——>教育部——专家考察。专家考察非常专业,非常深入,涉及学院管理、教学方方面面各个环节。此次评估时间长,程序严,层次高。
2、 对我院的发展是绝好机遇与挑战。
以前对高校的评价没有一个统一的、客观的、公认的标准,我们自己也不好说我们的本科教学质量如何好,也不好评价别人的质量如何,别人也不好评价我们的质量如何。现在教育部有了一套统一的指标体系,建立了目前评估高校本科教育的唯一一个官方标准。我们要想实现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抓住这个绝好的机遇。
众所周知,本科教学水平集中反映了一所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对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也是对一所学校整体工作的评估,是对一所学校办学效果的检验。对照评估方案,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例如,(1)我院的办学空间与评估指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师资数量与结构与教育部的规定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引进教师力度,保证教师数量,同时还要考虑学历、职称等结构问题;(3)目前我院图书馆舍面积10700m²,按评估指标生均1.61 m²计算,应该达到19320 m²,现有藏书(含图书、期刊、电文文献)共57万册,按教育部生均100册计算,应达到120万册;(4)教学仪器设备还未达到评估指标中的生均≥5000元的指标要求;(5)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教室面积等,与教育部评估指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一年多时间里我们将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任务重,压力大,要求高。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不仅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不畏挑战,而且要尽我们的所能赢得挑战的胜利。
二、 对迎评促建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作为我院今后一段时期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首先,学院党委和行政将此项工作列为工作要点,要以迎评促建工作为契机,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的发展。
第二,各级干部、领导班子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高度重视,贯彻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各系部要成立迎评促建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学习研究,拿出迎评促建工作计划。从总支和行政两角度共同做好迎评促建工作,并确定责任人。
第三,迎评促建工作是一项全局性、根本性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分管教学的院长、系主任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教务部门的事情,要做好全校性宣传发动工作,包括对全体教师、员工、学生,在全校形成一个积极向上,迎评促建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人人重视,人人参与,人人出力,争做贡献。
(二)找出问题,总结经验,以评促建,进一步推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
我们不仅仅为完成任务,而是以此为契机,对我们学院的办学方向、学校定位、发展目标、教育观念、办学指导思想等方面进行一次深入的思考,全面总结并做出科学的规划。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方针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方针,以此做为我们工作思路,二十字当中,最主要的就是“重在建设”四个字。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建设,把我们学院方方面面建设搞上去。“软件要严,硬件要实”,进一步改善我院办学条件。
(三)齐心协力,分工合作,确保迎评促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一,组织学院、各系部成立迎评促建领导小组,下周四以前报到教务处;第二,要制定迎评促建工作计划、时间表、任务分解到责任人;第三,全院师生要团结协作,扎实工作;第四,严明纪律,以认真的态度,负责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同志们,评估是对我院发展历程中的一次极为重要的考验和机遇,意义十分重大。同时评估又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是一场硬仗、苦仗,需要全校上下全方位动员和参与。我们党委和行政有决心、有信心与全院教职员工一道,打好这一关键的一仗,希望全院师生员工高度重视,振奋精神,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按照学院的工作部署,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投身到迎评促建的战役中来,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的完成迎评促建任务,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取得这场战役全面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