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抓共建机遇、促科学发展”专题工作会议
供稿:饶明奇[党委宣传部      |  编辑:    日期:2009年09月08日
 
 
    9月3日至4日,我校召开“抓共建机遇、促科学发展”专题工作会议,全体校领导、处级干部、正教授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如何抓住共建机遇,促进学校科学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由党委书记朱海风主持。
    严大考校长重点分析和解读了省部共建协议的具体内容以及我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开好会议进行了动员。
    与会人员分为十九个小组,围绕如何“抓住机遇,用足政策,打牢基础,练好内功”,就省部共建的重要意义、我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贯彻落实省部共建协议精神和省部领导讲话精神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省部共建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我校正式进入省部共建行列,成为继教育部与我省共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之后的第三所省部共建高校。它的意义决不仅仅是我校能多要几个科研项目、多要一点经费支持而已,更为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更加紧密地结合水利事业的发展拓展人才培养的范围,锻炼教学科研队伍,完善专业和学科结构,提升科学研究的水平,增强社会服务的能力。省部共建将更加有利于把我校的优势和特色做大做强,促进我校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使其成为河南省和全国水利行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我校在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中的支撑作用,为推动水利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总之,省部共建协议的签订为学校搭建了一个支撑发展、多做贡献的好平台,提供了一个特色办学、提升内涵的好契机。这是我校改革发展中的一件盛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影响深远,必将载入学校发展史册。
    与会同志还认为,省部共建以后,水利部和河南省将对我校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科研交流的机会会增加,教育教学的视野会更宽广,生产实践的机会会增多,但是支持和倾斜都是有条件的,共建是机遇,也是挑战。能否抓住机遇、用足政策,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打牢基础、练好内功、提升内涵、提高水平,提高学校的综合贡献率,真正做到以贡献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不辜负省部领导的期望和重托。
    与会人员还就如何落实省部共建协议和省部领导讲话精神提出出了很多具体建议。这些建议包括组织机构保障、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共建共享、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涵盖了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大会的第二阶段,学院和机关8个研讨小组代表作了大会发言,汇报本组的研讨成果。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要在传达贯彻、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水情、省情,研究具体项目,加强对优势项目的论证和培育,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在保证教学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励引导广大教工投身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
    严大考校长对会议进行了全面总结,认为本次会议开得很成功,一是深化了认识,开拓了思路;二是看到了机遇;三是提出了设想;四是明确了任务。接着,严校长就新学期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严校长说,本学期要重点抓好更名大学、博士点建设、校友联络、教学、新校区建设、科研、人才引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后勤保障、新生入学、安全稳定等重点工作。严校长特别强调,秋季开学初是甲型H1N1流感高发季节,要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工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要非常及时有效,按照学校统一部署,认真落实检查和报告制度,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党委书记朱海风最后强调,会后各单位要把省部共建精神和这次会议精神传达好、贯彻落实好。请发展规划处牵头对这次会议的研讨成果进行认真研究,进一步梳理,建立一个共建项目库,并建立共建的档案。设备处要分析研究实验室的基础和条件,提出建设部级实验室的方案;图书馆要研究加强水利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方案;各单位、院系要结合工作实际开动脑筋,脚踏实地,在认真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一批具体的、成熟的共建项目,争取水利部、河南省的支持,把共建协议落到实处。朱书记特别指出,业在人创,事在人为,高校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因素和重中之重。由于种种原因,我校目前高层次人才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适应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需要。要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坚持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在事关学校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在人才强校上,要有实招、硬招、高招,早点想好、做好,不能总是去吃后悔药,全体干部都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对学校事业发展切实负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