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学院“赴平顶山汝州市支教服务团”实践活动专题报道
★
水利学院“赴浙江湖州市安吉县调研实践队”活动开展纪实
提倡赏识教育,引导健康心理
——水利学院“赴平顶山汝州市支教服务团”
实践活动专题报道
7月10日,在水利学院辅导员袁莹的带领下,支教服务团全体成员到达目的地——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尚庄乡米庙,开始了为期9天的支教活动。
上午11:00,启动仪式正式开始,实践队员和学生们在明德小学举行了升旗仪式。至此,历时九天的支教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此次支教对象为即将进入六年级的学生,在正式授课之前,队员们先和孩子们进行了自我介绍。由于怕生,刚开始孩子们都显得很害羞,比较沉默,孩子们面对队员的提问也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回答。因此,队员们所期待的互动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尽快和这些孩子们熟络起来,队员们结合这些孩子的情况,对自己所负责教学的内容做了相应的规划和修改,增加了更多互动和交流的成分。
7月11日,支教活动正式开始的第一天,队员们虽然在上课前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但在第一节英语课,真正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还是感到有些紧张。台下有几十双眼睛正注视着他们的“老师”,他们的眼神充满了期待,也许他们心里正在想:这些“老师”给我们上的课,有什么不一样吗?会很好玩吗?这让队员们真有点儿压力。不过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实践证明,这堂课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由于课前对孩子的英语水平有了初步了解,队员们把教课的重点放在了他们的口语训练上,积极地和他们进行口语互动。经过一节课的努力,孩子们终于有勇气大声地用英语和老师对话了,课堂气氛由此而变得异常活跃。
美术课上,一名实践队员让另一名队员当模特,教孩子们学习速写。起初,孩子们都觉得特别难,但在老师的认真讲解下,孩子们懂得了如何合理利用画纸,使之美观、合适;体育课上,实践队员和孩子们一起打乒乓球、踢毽子、打羽毛球,虽然学校条件简陋,没有平整的场地供孩子们锻炼身体,体育设施也很破旧,可孩子们都玩的特别开心;每当课间操,广播体操的音乐响起时,大家很自觉地排好队伍,跟着音乐,一招一式认认真真的学习着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娱乐课上,几个很有表演天赋的小男孩主动提出上台表演,他们表演得富有新意而又认真,人物形象模仿的惟妙惟肖,还增加了许多滑稽搞笑的动作,惹得大家乐不可支。
经过几天的朝夕相处后,队员们与孩子们的关系变得十分融洽。由于大家已不再陌生,孩子们亲切地喊着实践队员“哥哥、姐姐”,彼此之间的感情日益加深。实践队员们看着眼前这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心中也充满了力量,更加坚定了将实践活动扎扎实实进行到底的信念。争取尽可能多地教给这群孩子们一些新东西,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改善他们的思维模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实践队员在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定式的课堂思维和上课方式,努力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感悟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快乐。
在整个支教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十分注重赏识教育理念——“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很多学生都有和实践队员交流的欲望,因此队员们经常找一些合适的机会,听他们讲述对事情的看法。队员们时不时以轻声提问的方式引导、鼓励他们,让他们回顾和分析自己的心路历程,让学生自己体会事物的意义,整理自己的心得,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队员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地面对未来。
除了基于赏识教育基础上的支教活动外,实践队员还深入每一个孩子的家中,在进行家访的同时,向孩子家长介绍赏识教育,让家长明白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能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要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小题大做,让孩子充满自信,发掘他们身上不可估量的潜能。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长跑,作为父母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冲啊”,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一千零一次能站起来。虽然很多家长都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观点,但是大多数家长对实践队员的话都表示认可,也都愿意在以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改变一些方式、方法。看到自己的努力有所回报,实践队员都由衷的感到欣慰。
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队员们决定与孩子们开个小小的联欢会,使这次支教活动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记忆。为了准备这台联欢会,实践队员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刘蒙泰给孩子们表演了太极拳;孙晗含给孩子们唱歌;谢丛丛和万盼盼给大家跳兔子舞,还教孩子们一起跳……孩子们也不甘示弱,拿出自己的保留节目——群口相声《五官新说》,逗的大家一阵又一阵的大笑;几个小女生一起跳《咚巴拉》,蹦蹦跳跳彰显了孩子们无穷的活力;最后孩子们还集体表演了他们在纪念“5·12”一周年时排练的手语节目《感恩的心》。整台晚会异彩纷呈,队员们与孩子们的笑声久久回荡在村子的上空……为期9天的支教活动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
记录乡村特色致富之路
感受乡村书画文化之蕴
——水利学院“赴浙江湖州市安吉县调研实践队”活动开展纪实
调研安吉美丽乡村,寻访特色致富之路
7月12日,水利学院“赴浙江湖州市安吉县调研实践队”走进了安吉县横山坞村,车窗外的景象令队员们耳目一新。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以及路旁郁郁葱葱的灌木之间隐隐露出的房屋、石径、竹篱、卵石墙、木头架构、一排排别墅、一辆辆高档私家车……与队员们以往的乡村印象完全不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乡村变得如此美丽、惬意?带着这个问题,实践队员展开了调研活动。
队员们首先与当地村民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在与村民们的接触中,队员们看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也看到了他们的自信乐观。随后,队员们向村民发放了调查问卷,有选择、有重点的展开调研。但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存在着不少的难题,队员们都是第一次来到安吉,与当地村民进行语言上的沟通成了第一难题。然而,语言上的不便并没有打消队员们的热情,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耐心和笑容换来了一份份饱含村民热情和信任的调查问卷。
除了走访调查,实践队还就调研后总结的问题向乡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咨询。详细的询问后,队员们了解了整个山村变身美丽乡村的全过程——据了解,横山坞村背依千年古刹灵峰山景区,前临11省道塘浦工业园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横山坞村在发展过程中充分结合当地情况,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致富之路。在创建“中国美丽乡村”过程中,按照“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要求,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发挥当地产业优势,坚持统筹规划,做强工业,做特农业,做优环境,因村制宜搞创建,根据条件搞整治,抢抓机遇,创新破难,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实效。横山坞村的发展足以成为队员们此次“美丽乡村”调研的典型。
随后的几天里,队员们又到坐落于横山坞村的天荒坪水库和山川乡高家塘村进行了调研,优美的环境和淳朴的民风使队员们对安吉县的美丽乡村又增添了一份热爱之情。
走进书画迂迢,感受
昌硕文化
为了追随艺术大师吴昌硕老先生的遗迹,感受浓厚的昌硕文化, 实践队于7月15日走进良朋镇迂迢村。
进入迂迢村,队员们首先看到的是白壁、黑瓦、马头墙。群山环抱中,一幢新修建筑——迂迢书画院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画室里,众多农民画家正在泼墨挥毫。队员们了解到:受昌硕大师的遗风熏陶,迂迢人挚爱书画艺术,以书画文化为魂、为艺、为乐。迂迢村现有农民书画院、昌硕文化主题园、书画长廊等三个艺术场所,农民书画文化户近百个,书画爱好者数百人,是湖州市首个书画文化特色村。
这样的文化风气让队员们惊讶,更让队员们感到震撼。走进迂迢的农民书画院,这样的感觉一直在延续着。这是一座仿古建筑,里面展示着村民们自己的艺术作品。在这里队员们依稀可以寻觅到吴昌硕老先生的艺术踪迹。“忙时田头,闲时笔头”、“白天耕作夜舞墨,左手锄头右手笔”,他们的生活悠然自得。写字画画,不图名,不图利,只为满足个人的爱好。而他们的作品则充满了对迂迢山山水水的眷恋,充满了对和谐生活的歌颂。他们的生活富足而安逸。
“迂者,曲折也;迢者,源远也。”这是旧时人们对迂迢的评价。“幸福、美丽、和谐”这一定是迂迢村今天最生动的画面了吧!实践队员们深深的被迂迢感动,被美丽乡村震撼,更加感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叹中国的文化,中国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