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项目“黄河泥沙含量在线检测系统”研究进入攻坚阶段
今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信息工程学院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本着“依托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理论用于实践”的原则,使同学们更好地深入到实践中去,提高自我,塑造自我。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科学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检验同学们学习运用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信息工程学院决定由电子教研室刘明堂老师带领7名同学组成“创新创业实践团”,利用暑期两个月的时间,进行“黄河泥沙含量在线检测系统”研究。 该项目是针对黄河等多泥沙河流治理的实际需要,特别是泥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超声检测技术、电容式差压检测技术、PLC控制技术和组态监控技术,将多种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分高低含沙量程等不同情况进行综合检测,从而提高泥沙含量检测的精度和稳定性。本项目的创新点是按照不同泥沙含量利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来进行测量,考虑了环境的温度、深度等因素对泥沙检测的影响,避免了单一设备检测的局限性;并且将检测系统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使得设备稳定,便携、经济可行;最后的检测结果可在触摸屏和组态监控界面上直观显示,更加有利于黄河等河流的泥沙监测,可全面、准确、快速、及时地掌握和发布河流水质信息,为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目前,研究团队已经完成了PLC程序设计、组态王设计、触摸屏设计以及系统的电路组装。预计从8月7日开始将进行两周的模拟实验。通过模拟试验找出传感器的电信号与实际模拟量的关系,并通过PLC编程把该关系编入系统中进行分析。之后,再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来验证该系统的准确性。
暑期“IT实践服务队”收获颇丰
为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信息工程学院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后,择优选取二十人组成“IT实践服务队”分别到中唐软件、郑州源码科技、河南拓普网络等知名企业, 用半月到一个月不等的时间进行紧张而充实的社会实践活动。
鉴于IT专业性强,本次实践活动要求同学们边学习、边实践、边宣传、边服务。这几家企业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主要包括基础培训和实战两个方面。基础培训的主要课程有Java编程基础、企业级Web应用技术。实训主要是在项目经理指导下,深入企业相关项目实战过程使同学们以员工的身份进行实际项目的开发。
在整个学习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认真学习Java编程基础,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软件开发设计流程,而且部分同学还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认真操作,积极投入,相互配合。经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感觉无论是在专业知识学习上还是在应用技能、动手能力、适应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也深深地感到,面对当前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既要夯实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基础,又必须不断加强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同学们根据活动的策划部署,通过集体座谈的方法,对员工和学员进行访谈。通过交谈同学们感触颇多,纷纷表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与价值,就必须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就必须放平心态、努力学习、取长补短、培养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所有同学都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