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根据我校“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活动的总体部署,结合我校中层干部换届以后转变工作作风、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校园网新闻栏目开辟“转变作风促发展”系列报道,陆续报道中层干部换届以后的新作风、新思路、新行动、新发展,以激励全体干部群众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务实的工作作风、得力的工作措施,强化管理和服务,立足岗位,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欢迎投稿。
“转变作风促发展”系列报道之五:法学院毕业生读研率再创新高
最近,法学院的很多毕业生陆续接到了来自各个高校的硕士录取通知书----2009届本科毕业生195人,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者70人,读研率达35.89%。其中,2005级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86人,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者37人,读研率为43.02 %;2007级专升本法学专业毕业生109人,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者33人,读研率为30.2%。与2008年相比,录取人数、读研率均取得重大突破。取得如此喜人成绩,是同学们的勤奋好学、辅导老师的悉心指导、法学院“以学助考,以考促学”良性循环机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来看,法学院考研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挂帅调研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多次召开就业专题会议,一致认为鼓励毕业生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既是我院学生继续深造、提高综合素质、更好适应社会竞争的迫切需要,也是每位毕业生将来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迫切需要,因此,应下大力气动员毕业生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为将这项工作做好做扎实,院领导亲自挂帅,带领相关负责人员专程到河南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学习考研工作经验,在思想动员、专业选择指导、专业课辅导、复习条件保障、考生心理辅导、公共课复习方法、培训班的选择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为法学院顺利开展毕业生考研工作解放了思想、打开了思路、奠定了基础。
二、辅导小组尽职尽责,全力指导
在借鉴兄弟院校考研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法学院综合考虑现有条件、学生个体差异,通盘部署,周密准备,适时召开了全院考研动员大会。会上,法学专业课教师代表就自己的考研经验、感触做了全面介绍,与大家做了深入的交流;学生代表还就自己所面临的困惑及对考研的期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根据实际情况,法学院决定出台“考研计划”,成立九个专业课辅导小组。辅导小组成员均是该院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有着考研经历和丰富的考试经验,对考研专业课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更可贵的是拥有对法学院学生的热爱之心。辅导小组在专业课程范围上基本覆盖全部考试科目,辅导小组免费为考研学生进行专业课知识辅导,随时随处为学生答疑解惑,定期召集学生座谈或个别谈心,及时了解考研学生复习状况、思想动态、学习难点,对考生所面临的困难在第一时间内帮助化解,保障考生有一个充满信心的复习状态。辅导小组还支持考生成立考研互助小组,大家互通有无、相互鼓励。
三、“以学助考,以考促学”,良性循环
经过几年的建设,法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已经达成共识,即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习过程管理,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实力。因此,在新生入学之初,法学院就教育每位学生要珍惜大学学习机会,夯实知识基础,凭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积极参加各种资格考试。实践证明,这种学习管理理念是正确的。在2008年国家第一次允许在校大四生参加统一司法考试时,法学院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召开动员大会,详细讲解国家相关政策,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参加考试,当年70人报考,14人顺利通过,占报考人数的20%,远远高于国家平均过关率。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就业信心和实力。同时,法学院以这些同学为榜样典型,通过组织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及时将他们的学习经验加以推广,这对其他同学起到极大的鼓舞作用,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进而形成一种“以学助考,以考促学”的良性循环机制。这种良性循环机制为法学院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全院考生很快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学习热潮,成为法学院考研通过率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