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根据我校“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活动的总体部署,结合我校中层干部换届以后转变工作作风、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校园网新闻栏目开辟“转变作风促发展”系列报道,陆续报道中层干部换届以后的新作风、新思路、新行动、新发展,以激励全体干部群众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务实的工作作风、得力的工作措施,强化管理和服务,立足岗位,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欢迎投稿。
转变作风促发展系列报道之六:计财处公积金贷款为教工解燃眉之急
2009年5月24日,115名教工完成了公积金贷款合同的签订工作,至此,我校二期公积金贷款工作已圆满结束。此次公积金贷款近2000万元,为购置二期教工周转房职工解了燃眉之急,保证了学校二期教工周转房建设资金的及时到位。同时,我校也成为郑东新区高校中首家与河南省公积金中心合作开展公积金贷款业务的单位,为郑东新区其他高校公积金贷款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为帮助部分经济困难教职工顺利交纳新校区教工周转房房款,计划财务处分别在2006年10月份、2008年12月份和2009年5月份,分3次与郑州市公积金管理中心、郑州交通银行和河南省公积金管理中心做了公积金贷款和消费贷款,共计6870万元(公积金贷款6200万元,消费贷款670万元)。
2006年学校决定在新校区建设教工周转用房,职工需在9月份交纳房款,而近几年我校新引进的年轻职工大部分经济较为紧张,即使找亲戚朋友借款也很是有限。财务处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两位处长马上亲自找郑州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和有关银行联系,经过反复的沟通、协商,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最终同意为我校职工做公积金贷款。之后,财务处领导和事业财务科的同志们一起,利用2006年整个暑假时间,克服酷暑炎热,加班加点,为职工准备贷款材料,最后,为400余名职工争取到利率最低的公积金贷款4200万元,使经济困难职工顺利的交纳了房款。
在周转房建设期间,由于建筑材料和人工费涨价等因素,职工预交款已无法满足工程进度的需求,2008年9月份职工需补交房款。当时国家正在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贷款,不具备公积金贷款的条件。财务处在校领导的带领下,与各家银行积极联系,经过反复对比,为经济困难职工争取到利率低、期限最长的消费贷款670万元(2006年9月份已贷到公积金贷款的职工,不能再做公积金贷款),再一次为困难职工解除了燃眉之急。
2008年12月,学校决定启动二期教工周转房的建设工作,主要面向2006年以后新进教工。考虑到购买二期教工周转房的多为新进年轻职工,经济基础更为薄弱,接到学校的通知后,财务处就积极与省公积金中心联系,为职工争取公积金贷款。经过大量的前期工作,财务处与公积金中心达成了初步协议,省直公积金中心同意为我校符合条件的教工发放公积金贷款。春节过后,我校正式启动第二批公积金贷款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同志们加班加点整理教工的贷款材料,于3月底完成了贷款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4月份公积金中心完成了公积金贷款的审批工作,5月24日公积金贷款合同签订工作顺利完成。
在学校新校区职工周转房建设过程中,计划财务处克服重重困难,牺牲个人利益和休息时间,在贷款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经过艰辛的努力,创造性地为经济困难职工实现贷款近7000万元,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贷款职工的利益,同时,也为学校的发展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