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干部扩大会议总结部署工作
供稿:(宣传部)发布日期:2009-2-17 浏览次数:<font color="#FF0000"> <script src=http://www.ncwu.edu.cn/news/general/Clic      |  编辑:    日期:2009年02月16日
 
 
    2月15日,我校在江河宾馆二楼会务中心召开中层以上干部扩大会议,会议总结了2008年工作,部署了2009年工作。会议由党委书记朱海风主持。全体在校领导出席了会议,全体副处级以上干部、正高级职称人员、“两代表、一委员”、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以及党员教职工代表参加了会议。
    党委副书记、校长严大考对我校2008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2009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严校长指出,2008年是我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内涵提升、协调发展的重要一年,大事多、难事多,工作头绪多。一年来,学校党委、行政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真抓实干,顺利完成了2008年党政工作要点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学校面貌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教学方面,学校以落实国家“质量工程”为契机,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色专业建设取得新突破,地质工程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热能与动力工程和农业水利工程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专业布局更趋合理,本科专业总数达到50个;课程建设不断加强,省级精品课程达到10门;教学团队建设取得新进展,省级教学团队增至2个。
    在科研方面,学校着力加强科研管理,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1)学校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科研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研工作的若干意见》、《科技管理规定》、《校设科研专项基金管理规定》等多项制度,强调了院系的科研主体地位,加大了高层次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强化了对科技人才队伍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2)科研工作取得新的突破。科研经费有大的突破,较2007年增长80%;“创新性科技团队”建设有较好的起步,解伟教授带领的“水工结构可靠性评价”研究团队获得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鉴定成果31项,较2007年增长78%;各类成果奖达20余项,职务专利2项。(3)组建特色科研机构。成立了黄河科学研究院。成立了“河南华北水利水电生产力促进中心”,有效解决了制约我校科研横向项目发展的税务发票问题。2008年河南省钢结构协会在我校成立。(4)科研氛围日益浓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举办了高端学术报告会50余场。开展了青年学术报告会和科普宣讲活动、科普电影放映活动等,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学报(社科版)开辟的“水文化研究”专栏成为一个亮点,2008年获得河南省一级期刊。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以申报博士授权单位为契机,全面整合学科资源,加强内涵建设。经过精心准备,扎实工作,学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获准立项。长期以来全体师生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第七批省级重点学科评选中,水工结构工程等19个二级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学校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008年共引进教师7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8人,博士25 人。我校聘任中国工程院王洁、周丰峻、倪维斗等3位院士为兼职教授。我校已有2个特聘教授、6个校级特聘教授受聘上岗。在“教师培训年”活动中,被评为河南省“教师培训年”先进单位。
    在新校区建设方面,学校稳步推进龙子湖校区建设,科学统筹两校区资源。2008年投资1.2亿元,基本完成了14.6万平方米学生公寓楼工程和绿化景观、道路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任务。学校根据两校区的功能定位,不断完善两校区学生分布方案和资源配置方案,两校区的资源统筹和合理布局正在逐步优化。
    在招生就业方面,学校措施得力,形势喜人。2008年我校计划招生5662名,比2007年增加13.7%,其中在26个省、市、自治区以第一志愿完成录取。2008年依托信息工程学院与相关企业合作举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开始招生。学校申请成立了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水利电力类分市场,举办了河南省2009年水利电力类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我校“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的育人特色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赏,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每年达95%以上。学校再次获得“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在继续教育、国际合作教育方面,学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成人教育招生人数较2007年大幅增加,在册人数超过1万人。电大试点办加强教学点的管理和建设工作,2008年共招生4000余人,总体招生规模已突破3万人。2008年我校与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签定了中外合作办学协议,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签定了教学科研合作项目,与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并组织了我校赴澳大利亚教师的培训团。积极筹备了西班牙语培训中心的启动工作。
    在校内管理方面,学校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学校举办了“提升内涵、加快转型”研讨会,围绕如何实现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这一战略目标,着重就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协调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了一系列推进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思路和方法措施。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我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迈进了一大步。在开展创建第二批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的活动中,我校被评为“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在德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学校加强队伍建设,团学工作成绩斐然。学校切实加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政工队伍建设,以“MMD”理论学习活动为龙头,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教育和宣传方面的巨大影响力,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学生资助工作的新的文件精神,共发放各类学生奖助资金1700多万,获奖助学生28000多人次;申请助学贷款2530人,受助金额1151万元。学校认真做好了汶川地震灾区学生的资助和学习生活心理帮扶工作,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2008年,我校获得河南省助学贷款工作评估优秀单位,获得河南省“诚信校园行”知识竞赛铜奖。学校连续11年举办了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不断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等能力,营造了良好的科技文化校园氛围。在组织参加的2008年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上取得了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7项、优秀奖8项。同时,在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取得了金、银、铜奖各一项的优异成绩。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第13年荣获“河南省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连续第10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生社团活动别开生面,学生个人或团体获得省级以上表彰391项。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学校连续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获得成功。学校严格按照省级文明单位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不断完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抓创建促工作,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教工、文明家庭、文明班级评选等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最终创建成功。制定了学校《校园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和《校园宣传栏、条幅、标语、布告栏、展板等宣传品管理办法》等,对校园卫生、绿化、教学楼维修粉刷、家属区卫生、文明标牌、治安等进行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育人氛围和人文环境,学校被河南省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单位。
    在党的建设方面,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改革创新。扎实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做好省委巡视试点工作,学校把试点巡视工作和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试点工作与学校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两项试点工作整体推进,相辅相成,两不误、两促进。学校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举办了处级干部和正高级职称人员理论学习与改革创新培训班。学校领导全部参加学习和讨论,主要领导带头作报告,形成了“互相促进、成果共享、学用结合、上下联动”的学习机制。学校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召开现场办公会,深入各教学院系听课,与广大师生谈心交流。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重大决策注意倾听群众意见,掌握基层情况,群策群力办好学校。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推进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严校长指出,2008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抢抓机遇、狠抓落实的结果,是我们加强内涵建设、协调发展,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全校上下团结奋进的结果,也是我们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要比一年强”的工作思路的结果,更是广大师生员工立足岗位做贡献、中层干部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结果。校党委行政统揽全局抓大事,在2008年许多重大工作中,指挥有方,措施得力,有关部门和单位扎实工作,尽职尽责,不遗余力,为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还应当看到我们的不足之处,如思想还需进一步解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科技实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福利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严校长对2009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2009年我校的主要工作有十二个方面:一是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校党的建设,为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三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博士授权单位立项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四是继续深化“质量工程”建设,积极做好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准备工作,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是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推动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步伐;六是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学校的重大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七是切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招生就业工作;八是稳步推进龙子湖校区建设,合理配置利用两校区资源;九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校内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十是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开展合作办学,做好外事工作;十一是巩固精神文明创建成果,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和谐校园、节约校园、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十二是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做好离退休、保密、行风评议等工作。
    朱海风书记充分肯定了我校去年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上下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我们要认真总结取得这些成绩的经验,形成共识,继续坚持下去,不断发扬光大。我们的经验和共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想干”很重要。想干是一个干部事业心、责任心的源泉,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作支撑,不想干事,就不可能干成事,这一点太普通、太基本了,但也太重要了。第二,“实干”很重要。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不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干事,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第三,“敢干”很重要。在重大任务面前,矛盾和困难总是经常存在的,要干出一点成绩,常常是要得罪人、落埋怨的,甚至是要付出代价的,没有勇气是不可能干成事的。实干是干成事的基础,但敢干又不是实干所能代替的。第四,思路很重要。是否有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能否理清工作思路至关重要。我校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十大统筹”就是近年来我校工作思路和经验的总结,应继续坚持。一个干部的正确思路从哪里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应该从把上级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相结合中来,从借鉴其他单位经验教训中来,从分析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中来。第五,团结很重要。团结出战斗力、凝聚力,团结出成绩。只要理想、信念、目标、追求一致,就会志同道合。如果只讲个人名利得失,就难以实现团结。我校干群团结、领导班子团结,这是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今后应继续坚持下去。第六,胜不骄败不馁很重要。我校近几年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相统一,抢抓发展机遇,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但领导班子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牢牢抓住事关学校发展的大事、难事不放松,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谋求学校事业的新发展。今后要继续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同时,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退缩、不气馁,一如既往,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围绕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推进学校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朱书记最后强调,2009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继续发扬想干、实干、敢干的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领全局、指导工作、理清思路,发扬不骄不馁的一贯作风,我们的各项目标任务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