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谋划未来,在贡献中发展自己
——我校党委中心组、学习实践观活动领导小组进行第六次集中学习
11月19日下午,我校党委中心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在第三会议室进行第六次集中学习。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学习讨论活动,会议由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朱海风主持。
与会同志集中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高校主要领导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以及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浙江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等文献。与会同志还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对学校的发展机遇、办学思路、发展模式等进行了热烈讨论。
与会同志认为,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总结过去、研究现在、谋划未来。作为高等院校的党员干部同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把学校发展放在当前教育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中来把握,要放在高等教育三十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来体会,放在未来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方向、目标、使命中来思考。我们要善于从华北水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总结教训、汲取经验,结合当前我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我校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新起点、新目标和新阶段;结合我校在不同历史阶段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来开拓我校有特色的发展道路;结合对我校教学科研发展的宏观思考和战略谋划不断开创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与会同志认为,要树立机遇意识,牢牢抓住机遇。周济部长在讲话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我国高等教育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机遇、最大的特色,是改革和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谁抓住了这个机遇,谁就会有跨越式的发展。我们要深刻把握周济部长关于高等教育抓机遇的思想,对我校目前面临的机遇要有清醒的认识。当前我校正处于“内涵提升、协调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一是因为当前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国家的战略任务,高等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历史性作用;二是当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给高校发展和就业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也为我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三是在人才培养结构及专业、学科结构调整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实也是难得的机遇。学习周济部长的讲话就是要联系学校实际,牢牢抓住内涵提升、协调发展这一战略性机遇,千方百计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与会同志认为,在关键时刻,办学思路的创新具有决定意义。作为河南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第一批试点单位,我们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学习世界和国内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进一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和改革发展战略。我校目前正处在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的过渡阶段,或者说正处于教学研究型的雏形阶段,各项决策都要体现这一阶段性特征的要求。如果遇到具体问题还是重复老套路,不去围绕大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大幅度提高科研实力下力气、出实招,那只能说明我们的目标还未认定,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满足于写在文件上。我们一定要把眼光放远、放高,把思路理清楚、把定位搞准确,华北水院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与会同志认为,在贡献中发展,是高校实现长足发展的关键策略。贡献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高校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高校培养的人才、提供的科技服务也会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高校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数量要多、质量要高、有创新精神;二是科技创新,要善于找到自身优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为社会改革发展提供丰富的科研成果和科技服务;三是先进文化建设,高校作为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文化支撑。我校确立的“立足黄河、面向三北,立足河南、服务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充分体现了在贡献中发展的思想。在贡献中发展要坚持特色发展的道路,充分发挥我校的教学科研优势,着力发展一批高水平、高层次、有特色的科技成果,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电建设事业发展服务中不断提升学校的质量、声誉和竞争力;在贡献中发展还要坚持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一专多能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