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技实力,加快学校转型,实现科学发展
──校党委中心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进行第二次集中学习
10月22日下午,校党委中心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全体成员进行第二次集中学习,并就我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研工作的若干意见》(初稿)进行了讨论,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党委书记朱海风主持会议并作了总结发言。
与会同志首先传达学习了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长垣县干部大会上宣讲科学发展观的讲话精神。徐书记指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要求深,不求读书有多少,只求掌握精神,善于运用;思想要求新,不求点子有多少,只求抓住关键,切实管用;方法要求活,不求形式有多少,只求联系实际,喜闻乐见;作风要求实,不求措施有多少,只求面貌改变,群众满意。然后又逐篇学习了《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等重要文献。会议就如何正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
关于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工作,与会同志认为,一要自觉按教育规律办事。所谓教育规律,就是要抓教育教学质量,抓好内部管理;就是要坚持特色办学,坚持把自己的特色做大做强;就是要贯彻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做好服务,促进全面发展。二要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强化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桥梁纽带作用,把党委的正确决策和办学理念及时有效地贯彻到每一个教职员工,引导舆论,统一思想,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三是要正确处理好学校发展和教职员工个人发展的关系、物质刺激和强化责任的关系等。
与会同志认为,我校目前教学工作管理规范、运行平稳、质量不断提高,但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譬如在科研上尽管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总体上还相对薄弱,要成功实现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稳定教学、学生管理等日常工作的前提下,突出重点,大力加强科研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动脑筋、求突破。
关于如何打破制约我校科研上水平、上台阶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与会同志认为,一要对业绩考核实施细化分类,区别对待,可以把教师的考核分为以教学为主、教学科研并重、以科研为主等几种类别,确定不同的教学科研工作量标准;二要对那些教学科研水平高的教师在调停课管理上要给予多的支持,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搞科研、拿项目;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办法,最大限度方便科研工作;四要进一步合理计算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量定额,完成定额以内的工作量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超额部分才应该给予津贴奖励,引导教职员工强化责任意识,加压驱动,发挥潜能;五要进一步发扬自强不息、勇于开拓、敢于争先、积极进取的朝气、豪气、阳刚之气,自觉克服消极保守、因循守旧、得过且过、无所作为的小气、暮气,充分发挥我校长期行业办学的优势,加强与校友的联系,为科技工作及其他工作赢得更多的支持等。
与会同志对我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研工作的若干意见》(初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了进一步细化要求、强化措施等修改意见。
党委副书记、校长严大考作了重点发言。他重点强调了三点:一是要进一步整合我校现有的学科和专业,以形成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群,以更有效地实现特色办学。二是要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科研工作的奖惩措施现在正在修订,而正式出台又与学校整个津贴分配办法的修订有关。津贴分配办法的修订方案框架已经党委讨论通过,有关具体指标正在测算和征求意见,要尽快定下来。看准的事要下决心干。要通过津贴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同时也要加强管理、强化责任,强化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协约化管理和聘后管理,让大家既有动力也有压力,坚决杜绝评职称前拼命干、评上职称不再干的现象,树立“不搞科研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这样的理念。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为科研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引导教师面向社会需求开展科研,要把科研成果积极推向市场,积极寻求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党委书记朱海风作了总结发言。他强调指出,要把科研工作放在更名大学、申报博士点等大局中一并考虑,放在学校事业的长远发展中来考虑,处理好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关系,同时在具体措施上再进一步细化,形成若干配套文件,用具体政策支撑顶层设计。要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争取早日出台。
朱书记作了“真学真用科学发展观,求好求快办好华北水电学院”的重要发言。他讲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团结带领广大党员、教职员工,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把华北水院建设好、发展好。要特别重视引导党员和领导干部树立忧患意识、大局观念,大力发扬敬业奉献精神、拼搏进取精神,立足岗位,胸怀大局,为学校多做贡献、做新贡献、做大贡献。要教育培养广大党员树立开放思想,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把发展的干劲、热情激发出来,把发展的好思路贡献出来。二、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学以教师为本、人才为本,教育以学生为本、质量为本,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职能有机结合起来。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严格管理与学生成才的关系、严格管理与对学生大爱的关系,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对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高度负责,竭诚服务,把“以人为本”内化为我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实际行动。三、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妥善处理好学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抓好事关学校科学发展的几件大事,把大事办成,把难事化解,把实事办好。要坚持特色办学与综合实力提升相协调、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相协调、二级管理组织运行相协调、新老校区资源合理规划利用、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协调、解决主要矛盾与解决次要矛盾相配套、硬实力提高与软实力提高相促进、共建共创与成果共享相一致、内练真功与外塑形象相一致、“上善若水之柔”与“自强不息之刚”相贯通,着力把更名大学、申报博士点、推进新校区建设、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成水利部与河南省实质性共建等大事办成功,把制约学校发展的难事化解掉。四、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注重提高各级干部的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每位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和锻炼,学会抓大顾小、抓远顾近、抓主顾次、抓急顾缓等工作方法,学会“弹钢琴”,统筹各项工作,促进学校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