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3轮校级重点学科年度检查工作圆满结束
供稿:胡建兰[研究生处      |  编辑:    日期:2008年01月21日
    近日,研究生处对我校第3轮19个校级重点学科开展了2007年年度检查工作,检查内容包括论文、著作、科研经费、获奖成果和学科带头人成果5个方面。
   2007年我校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19个学科共发表论文513篇,其中核心期刊200篇,一级学报25篇,SCI收录4篇,E I收录41篇,ISTP收录6篇;出版著作79部,其中专著6部,编著37部,教材36部,纳入国家级统编教材规划18部;完成科研经费1099.84万元,其中国家级纵向项目16项,经费259.8万元。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一等奖1项,这是我校首次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还获得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省级精品课程2项。
    经过检查,19个校级重点学科点均完成了华水政【2007】56号文件中规定的年度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了年度检查。其中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岩土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环境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等6个校级重点学科5项检查指标总分已达到整个建设期的要求。个别学科5项检查指标总分虽已完成年度要求,但相对其他学科而言,相差悬殊。
    通过此次检查,在全面、清晰地了解我校学科建设进展的同时,也为各学科点明确了2008年度努力的方向。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也必将为我校下一轮学位申报和省级重点学科的申报提供有力的支撑。检查结束后,研究生处将此次检查中发现的不足反馈给各个学科点,要求学科点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确保本轮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