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教育部直属高校司高文兵司长专程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为我校教职工作了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精彩报告,并视察了我校龙子湖校区。朱海风书记主持报告会,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正高级职称人员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了报告会。
在以《高校规划与目标定位》为题的报告中,高司长主要讲了六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高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内涵、意义及总要求。高司长回顾了中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认为大学发展战略规划是一所大学对未来发展的谋划、安排、部署或展望,是一所大学针对改革与发展时空战略意图的具体化,是一所大学在具体时间段改革、发展与建设的重要依据。发展战略规划对一所大学具有“立法”作用,它审时度势,凝聚智慧,统一意志,具有规定性、约束性。发展战略规划需要精心组织,长期坚持,操作上可修订,走向上不动摇。高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应包含三个规划,即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与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当前高校做好发展战略规划的总要求是:做好战略定位,明确奋斗目标,巩固已有成果,深化各项改革,提高整体水平,持续健康发展,出色履行职能,树立学校品牌。
第二,高校制订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客观要求。高校发展战略规划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高司长从科技结构中心的变化、高教大众化、高教国际化等十个方面阐述了目前大学改革、发展、创新面临的环境与机遇。
第三,认真学习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讲话。江泽民、胡锦涛同志的有关系列讲话形成了我们党领导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指导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方针;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坚定明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同时具有完整性、系统性、时代特点和历史高度。科学发展观对大学建设的具体要求,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中国高教事业持续健康蓬勃发展的思想营养、前进动力和行动指南。
第四,规划工作的基础。高司长联系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扩招、后勤社会化、收费并轨等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的几件大事,分析了校内机构、人事制度及分配制度改革,教育教学、课程与教材体系改革,学科组织结构调整等做好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性工作。
第五,规划工作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一、圈层式分类是制订包括投入在内的宏观政策应考虑的问题,但不是一所高校严格定位的依据,不同大学应有明确的不同定位,立足本职,做到最好就是一流。 二、要以人为本,情系教师。要更加重视一所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主体性作用,不能“见物不见人”。三、要做好规划制订的领导与组织,发挥党委政治领导、校长行政领导、教授组织学术领导等作用,重心下移,明确职责。四、切忌照搬、跟风和行政干预。五、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确保办学持续健康发展。六、要坚持多样化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七、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八、规划应由全校教职工认定,结合校情,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先为有后为,体现特色,再由教育组织资深战略专家给予评议,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
第六,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学科建设、科研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内部管理等基本情况和对高教改革的启示。
报告会结束后,高司长驱车来到我校龙子湖校区,与我校学生共进午餐,与就餐学生进行了亲切交谈,了解我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并预祝大家新年愉快、学习进步。高司长还观看了我校龙子湖校区规划模型,参观了我校校园,对我校的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风格等给予了高度评价。
高文兵司长为我校干部职工作报告
校领导向高司长(中)介绍我校新校区建设规划
高司长参观我校龙子湖校区
高司长与学生共进午餐

高司长与就餐学生亲切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