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省委《每日汇报》(专报)第190期、《工作情况交流》第272期相继刊登《关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做好稳定工作的调查》一文,介绍了我校稳定工作的主要做法。《每日汇报》是省委办公厅专门呈报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掌握主要工作动态的重要载体,《工作情况交流》上报省委常委、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省长、省政协正副主席,发省人大、政府、政协秘书长,省委、省政府副秘书长,省辖市委书记,省直部门、中央驻豫单位、人民团体主要负责同志和县(市、区)委书记,是一份有较大影响的信息载体。
我校稳定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近期,省委《每日汇报》(专报)第190期和《工作情况交流》第272期相继刊登了《关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做好稳定工作的调查》一文,介绍了我校抓稳定工作的做法和经验。这些做法和经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并鼓励我们再接再厉,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确保学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此前,省委办公厅、省教育厅一行五人曾来我校调研高校稳定工作,在我校接连召开校领导、教职工及学生代表等三个座谈会,深入了解我校在保障稳定工作中的基本做法和经验,对我校稳定工作提出了表扬。回去后,他们对我校稳定工作进行了总结,写出《关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做好稳定工作的调查》一文,刊登在《每日汇报》和《工作情况交流》上。
文中指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干的多科性大学。近年来,该校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做好稳定工作。2005年以来,该校新区建设稳步推进,招生规模增长53. 8%,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稳定事故。
该文认为,我校稳定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筹兼顾,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教学资源实际状况确定并稳步扩大招生规模,2006-2007年普通本科招生人数稳定在3600-4000人。坚持质量兴学立校,2005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审为优秀,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合理调配资金资源,对老校区,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和独立学院办学,发展继续教育,拓宽人才培训渠道;对新校区,分期稳步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建一个、成一个、用一个。2004年开工以来,完成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入住学生8000多人,墓本适应了学校的发展需要。
着力提升内涵,实现软硬实力共建同强。该校“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由教学型大学向水利学科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根据规划,该校狠抓内涵建设,促进协调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出成果、学科建设有突破。目前,该校有28个硕士学位点,与2003年相比翻了一番;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名牌专业。办学水平提升后,该校风清气顺、人心思进,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培养与就业并重,拓宽人才输出渠道。密切跟踪社会需求,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与90多个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实习基地。实施“一把手”工程,构建就业管理、指导、服务、反馈、评估5个平台。加入河南省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在学校召开水电人才专场招聘会,建立200多个就业基地;鼓励毕业生支援西部建设,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文明校园。建立健全全员育人机制;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教职员工参与的学生工作体制,建立了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分工合作,校院(系)共管、以院(系)为主的全员育人机制。出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构建了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着力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责任心强的辅导员队伍。
鼓励引导大学生成立各种类型的社团,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在郑州高校中率先成立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共有学生社团66个,会员占学生总数的60%以上,涌现出了MMD(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理论学习研究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有广泛影响力的社团。
围绕一定时期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各院〔系)结合专业特点,通过开展理论研讨、征文比赛、辩论会等引导型活动,将敏感问题学术化、学生情绪理性化,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问题。
三、强化各项稳控措施,构建平安校园。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安全稳定防范工作;加强安全教育。
2005年以来,该校共下发安全稳定方面的文件32个,涵盖平安校园建设、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建立了安全稳定工作的长效机制。定期召开全校安全稳定工作联席会议,严格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半年检查、年终考核,落实奖惩措施,实行一票否决。
做好突发事件预警工作,及时、多渠道获取影响稳定的情报信息,及时处理。严格值班工作,昼夜治安巡逻,加强对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防范。加强学生集体活动管理,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学校食堂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把加工存贮消毒关,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每年开学初,向新生发放《新生安全须知》、《学生手册》等,定期举行以安全稳定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和校规校纪知识测试,引导、督促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和校规校纪,通过安全教育课、板报、网络等方式向学生宣传防火、防盗、防骗等安全知识,增强防范能力。
四、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校园。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畅通师生利益诉求渠道;完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坚持校党委会议事规则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充分酝酿讨论,科学决策;重大决策出台前,校党委充分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推进重大决策民主化。落实校领导联系墓层和群众制度,通过召开现场办公会、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坚持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变师生上访为下访;设立领导信箱、举报箱等,畅通信访渠道.抓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促进作风转变。
采取奖、贷、助、补、减、免等措施,资助困难学生。3年来,共发放助学贷款5823人次、2622万元。2006年学校用于资助学生的经费达1200万元,没有一名学生因困难而辍学。保证低价菜供应,中晚餐均向学生提供部分免费粥、免费汤,每晚8点半后将当天剩余饭菜免费提供给困难学生,每年受益3万余人次。针对今年全国猪肉及副食品价格不断上涨的状况,学校采取有力措施,统一采购,开源节流,保持了主要饭菜价格不提高、学生饮食质量不下降。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了14名专兼职心理咨询员;学校和各院(系)成立心理协会,部分院(系)还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定期开展领导谈心日活动,资源与环境学院乔敏的书记谈心日已成为深得全校学生信赖的心理咨询品牌。向每位新生发放心理手册,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心理门诊、电话和书信咨询,建立心理健康网站,开辟心理健康论坛。近年来,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及时解决了10多位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没有发生一例因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