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陈渊召
科技处
| 编辑:黄立赫
日期:2021年11月08日

校长刘文锴讲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柴育成教授作报告

欧洲科学院院士刘俊国教授作报告

会议现场(一)

会议现场(二)
(摄影:傅文骏)
为进一步做好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11月4日上午,我校在龙子湖校区第一报告厅举办了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辅导大会,这是继8月2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分析与举措研讨会之后的第二次全校范围动员大会。会议特邀校长刘文锴作动员报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柴育成教授和欧洲科学院院士刘俊国教授作基金申报辅导专题报告,会议由副校长刘雪梅主持。
刘文锴深刻剖析了我校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黄河实验室揭牌、创新驱动、科教兴省背景下的重大发展机遇,强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学校长足发展和教师个人提升的重要支撑。他总结分析了我校近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立项情况和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值此重大发展机遇期,要深入挖掘广大教师的科研潜力,扩大申报数量,提高申报质量,科技处和各学院应将国家自然基金工作摆在本部门的首要位置,要坚持提前谋划、普遍撒网、重点培养、精于求精、优中选优的原则培育,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他表示,学校将继续在职称评审、学术职务晋升等方面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教师倾斜,要求各学院、各部门提高认识,认真谋划,确保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有新突破。
柴育成以科研最基本的三种能力、科研选题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科研选题论证为开篇,指出科学问题的地位和特征,并从如何构想、提出、提升、论证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凝练科学问题做了深刻的阐述。刘俊国则结合自身作为国家基金项目负责人和评审专家的经验,从战术层面就如何撰写一份好的申请书、撰写申请书常见问题分析进行了细致讲解,强调在注重课题创新和申请书质量的同时,也要注重把握基金动态、科研积累,加强学术交流。
刘雪梅对我校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作了安排部署,并要求全校教师要深刻领会刘文锴校长讲话、柴育成主任和刘俊国院士的报告精髓,精准掌握基金申请的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精雕细琢,反复锤炼,不断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撰写质量,力争明年取得佳绩。
科技处、各相关学院负责人、科研副院长及400余名教师参加了线上线下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