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遴选专家组到我校实地考察
供稿:杨建坡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编辑:龙腾云    日期:2019年01月11日

河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遴选考察组组长郭德欣讲话

校党委书记王清义汇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

校长刘文锴主持汇报会

河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遴选汇报会现场

考察组一行现场查看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

考察组一行参观孟瑞鹏先进事迹展

(摄影:龙腾云 傅文骏)


110日,以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郭德欣为组长的河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遴选考察组莅临学校,对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进行实地考察。汇报会在龙子湖校区第四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王清义汇报工作,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文锴主持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马书臣,副校长王天泽出席会议。

郭德欣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建设方向。此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遴选工作是河南省委落实中央有关精神的具体举措。入校实地考察的重点是机构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基础设施等方面基本建设情况。

王清义代表学校汇报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长期以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团队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第一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是第一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第一学科的“三个第一”理念深入人心,齐抓共管、全校联动,“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已经形成。

王清义指出,近年来,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强化政治意识,提升政治站位。坚持高站位推进学院发展,坚持高规格健全学院配置,坚持高投入保障学院建设,坚持高标准保障学院工作,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蓬勃发展。二是注重理论武装,夯实思想基础。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发挥政治统领,切实履行党建职责;强化政治担当,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政治功能,加强政治核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活力得到激发,干事创业氛围加快形成。三是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效果。深化“四课联动”教学改革,完善“3+2”教学模式,打造“SCS(情景模拟实践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教学、演讲实践教学)践育人模式,搭建“三讲”大课堂,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教学品牌效应日益彰显。四是凝练学科方向,提升学科实力。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哲学基础开展研究,实力雄厚;围绕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开展研究,优势突出;围绕哲学形态现代化开展“广谱哲学”研究,特色鲜明;围绕重大现实问题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深入扎实;围绕水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开展研究,成果丰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学科影响力不断扩大。五是加强理论研究,凸显引领作用。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注重学术交流,学术氛围浓厚。尤其是刚刚结束的与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全国研讨会”效果较好,影响较大,使我校人文社科学术氛围更加浓厚。六是抓好队伍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加强外部引进,严格准入制度;加强内部培养,提高教学技能;坚持走出去,拓宽业务视野。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省内领先。七是推进“三全”育人,形成大思政格局。学校党委不断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产生了一批育人品牌,形成了良好文化氛围,拓展了实践育人平台,产生了良好教育效果,引发了社会关注,放大了社会效应。

王清义表示,我们将以这次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遴选为契机,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推进学科建设,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加大经费投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项建设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汇报会结束后,考察组一行深入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实地考察。考察专家认真查阅了相关资料,实地考察了办公及教学科研条件,与学院师生代表进行了谈话交流。考察组还参观了孟瑞鹏事迹展,参加了向孟瑞鹏烈士塑像敬献花篮仪式。

学校党政群团组织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汇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