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翻译技术高层论坛暨河南省高校翻译技术联盟协同创新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供稿:冯慧 外国语学院      |  编辑:刘春杰    日期:2019年04月03日

第四届翻译技术高层论坛暨河南省高校翻译技术

联盟协同创新研讨会现场

校长刘文锴致辞

(外国语学院 供图)

330日至31日,由我校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第四届翻译技术高层论坛暨河南省高校翻译技术联盟协同创新研讨会在第四报告厅举行。校长刘文锴,社科处处长魏新强中国翻译协会秘书处、中国认知翻译研究会、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等相关领导和翻译界专家出席,来自全国34所高校的近百名师生参加了会议。外国语学院院长党兰玲主持开幕式

刘文锴致欢迎辞,向各位专家学者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他表示华水正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四大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双一流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积极服务国家水利电力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水利水电大学建设。同时强调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语言先行。21世纪翻译呈现出全球化、信息化、技术化、本地化和职业化的特征,对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和师资力量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和学者,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共创高校翻译硕士研究生专业教育新局面,推动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兰玲介绍了外国语学院基本情况,表示将秉承根扎外语,花开工商的办学理念和水润人生、语通世界的院训,依托我校水利水电优势学科资源和行业资源,积极构建以水利水电工程翻译为特色的英语笔译教学体系希望与会人员通过这次研讨会,不断增进交流,切磋学艺,收获翻译专业教学和翻译技术行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十五位翻译界专家学者围绕翻译技术的新理念、新问题、新理论和新方法等作了报告。中国翻译协会秘书处副处长罗慧芳以我国语言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及未来走向为题作报告,对我国未来语言服务产业规模进行预测并提出了语言服务产业未来发展政策建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赵军峰教授作翻译行业立法探究:从规范到法律主题报告,他分析了现有的行业规范,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探讨行业规范与国家法律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与翻译立法相关的建议;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认知翻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研究会副会长王建华教授作了口译过程认知论下的人工智能口译主题报告,提出口译认知研究走向跨学科建构认知理论阶段,新技术和新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此外,郑州大学外语学院二级教授杨明星、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周兴华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韩子满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华树副教授、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姜玲教授、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赵文静教授等翻译界学者分别从语料库设计、Wordfast的教学意义与对比评价、论翻译硕士专业的翻译技术教学、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意象图式及其翻译原则、口笔译的社会性研究、翻译作为一种素养等多个角度和视域对翻译技术进行了学术分享。

与会者立足新形势下国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围绕如何促进翻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大量高品质人才等热烈发言一致认为翻译界各机构应在协同创新、互利共赢的原则下推进翻译技术改革创新,通过机器翻译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以及语料库技术等,为高校探索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技术平台。本次论坛圆满成功,对进一步加强翻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高校外语学科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