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徐雯静 刘颖 水利学院
| 编辑:刘春杰
日期:2019年11月02日
11月2日下午,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二届“一带一路”水利水电产学研战略联盟年会开幕式结束后,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龙子湖校区第一报告厅举行专家报告会。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茂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谷建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文学依次作专题报告,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校长刘汉东主持;第二个阶段由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良,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恩惠,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文锴依次作专题报告,由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翟渊军主持。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作《新时期治黄方略初探》专题报告,从新时期治黄主要矛盾及其演变、新时期治黄战略措施研判选择、西部调水补黄增源的战略意义和新时期黄河治理五大战略构想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王院士在总结我国两千年以来治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新时期治黄的主要矛盾是水少、沙多、水沙调控能力不完善,要把控制用水强度作为新时期黄河生态保护的首要任务,加强水土保持,把握经济社会用水需求,大力开展深度节水;未来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治黄面临严峻挑战,西部调水是破解供需矛盾的重大战略举措。基于以上分析,王浩院士提出了新时期黄河治理的五大战略构想,一是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方略,二是以水为脉的系统治理保护方略,三是应对极端灾害风险的综合预防方略,四是流域自然-社会水循环协同管控方略,五是流域和区域相统筹的五大平衡控制方略。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茂山作《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水利人的新使命》专题报告,陈茂山强调,一是要深刻理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内涵要义,让黄河成为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河流;二是要准确把握“黄河治理,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科学论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三是要坚决落实“将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的明确要求,按照“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要求,强化最大刚性约束,实施最严格标准,落实各项管得住的硬措施;四是要积极践行新时代水利人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为江河代言,为人民造福,为国家守护水安全。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文学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几点认识与思考》,强调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划时代意义,确定了黄河新的历史方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指明了治黄应当坚守的理念和遵循的方法;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深刻理解“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思想,深刻理解黄河的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以及“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根据“四个确保”的要求,尽快推动前期工作。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谷建全以《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与对策》为题作报告,深入分析了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三大短板:城镇短板、创新短板、开放短板,高质量发展的四个瓶颈:动能转换瓶颈、协调发展瓶颈、生态瓶颈、市场瓶颈;提出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区域协调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改革,加快建设具有河南特色的开放经济体系等方面,聚焦质效、持续发力,把握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着力点,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更好成绩,助力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良以《对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思考》为题,基于黄河治理迎来的新机遇,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目标思路,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大举措:一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完善水沙调控机制;二是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根据上中下游的差异分类施策;四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坚持“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五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六是加快推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工作。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恩惠作《系统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专题报告,分享了发达国家河流治理的经验,提出应当用系统论思想指导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及综合治理,针对目前黄河治理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仍然存在的问题,将黄河流域这一复杂巨系统拆分为生态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行洪输沙子系统,这三大子系统之间存在复杂难解的耦合响应关系,且通过多维影响因子约束河流;黄河流域以各子系统协同发展为目标,构建起流域系统治理理论框架;江院长立足于系统理论与方法在治黄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就黄河流域三大子系统及其相互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了若干流域治理前沿问题。

最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文锴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新时代水利人才培养》专题报告,深入剖析了新时代水利人才培养的形势要求、基本面向、关键要素。刘文锴指出,水利事业肩负着新使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水利人才队伍做保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指示,深刻把握新时代治水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明确高等教育面临的核心任务。刘校长提出,新时代水利人才培养需要面向国家战略、面向行业需求、面向信息时代、面向国际前沿,新时代水利人才培养的六大关键要素为更新培养理念、把好政治方向、明确培养定位、优化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持续培养提升。华水近70年的办学史,就是一部服务服从于国家水利事业的发展史,新时代我们将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深入贯彻“十六字”治水方针,努力办出一流的水利教育、培养一流的水利人才,为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摄影:傅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