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4项人文素质类微课作品在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中斩获佳绩
供稿:史丽晴 人文艺术教育中心      |  编辑:刘春杰    日期:2019年12月19日

近日,中央电化教育馆公布第二十三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优秀作品名单,我校4项人文素质类微课作品获奖,为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应用再添新彩。

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由教育部指导、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旨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展示一线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经过层层选拔、各省限额报送,本次活动收到推荐作品近万件,河南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了严格的评审,并评出三个获奖等次。其中,微课组获奖名单中,毕雪燕、朱伟利、史丽晴主讲的《讲述中国创新的故事传播中国创新的声音》,朱伟利、毕雪燕、陈超主讲的《传奇张爱玲》,孙梦青、朱伟利、史丽晴主讲的《杜康:潜心钻研造佳酿》,罗玲谊、张建松主讲的《赋:夸饰之水》均荣获高等教育组微课三等奖。

《讲述中国创新的故事传播中国创新的声音》和《杜康:潜心钻研造佳酿》为2019年我校校级精品通识教育课《中华古代创新名人与创新文化》中的重要章节,《赋:夸饰之水》《传奇张爱玲》分别为2018年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中华水文化》、2017年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中的重要章节,4项微课课程各自有特色,制作精良,内容生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我校当代大学生具备的人文艺术素养。

此次比赛获奖充分展示了我校在建立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方面的成果,也再次彰显了我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能力。在下一步的教学工作中,我校人文素质专兼职教学团队将继续坚持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助力学校教学质量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