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原”人物赵俊方资助我校新生
供稿:雷鸣[宣传部      |  编辑:    日期:2006年09月18日
 

    “你在学校好好学习,参加勤工俭学,有啥事还告诉我。”今天下午,头发花白、干瘦黝黑的赵俊方给他资助的第20个学生王祺(化名)交过学费、安排好住宿后,放心地告别了我校。
    55岁的赵俊方是濮阳市清丰县大屯乡裴营村的一个普通农民,但同时也是中原大地上一位名人。1998年以来,靠着种庄稼、在窑场干零工挣钱,赵俊方一共资助了19位贫困生,其中14人考上清华、北大、人大等国内著名学府。身为农民,他倾尽家财无私助学;孙子掉进油锅后,却因无钱医治,落下终生残疾。去年,他被评为“2005感动中原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19岁的王祺今年以612分的高分考取了我校。但是爷爷奶奶常年有病、80多岁的姥爷卧床不起,父亲身患心脏病,家里只有母亲有劳动能力的特殊情况让他面临着失学。王祺的班主任联系上了老赵这位助学模范,希望能从他这儿得到帮助。
    恰好在王祺求助之前,一位深圳好心人被老赵的事迹所感动,给他汇来了1万块钱。老赵把这钱全都发放给了急需学费的学子们,其中王祺也得到了1000块钱。但这还远远不够。眼看着就要开学,王祺的压力越来越大,老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心一横,把准备给二儿子办婚事的4000块钱也拿了出来。
    老赵说,那1000块钱是无偿地援助王祺的,而这4000块钱是暂时借给他以解燃眉之急的,希望王祺能够顺利度过开学这一关。
    他带着王祺来到我校报到。看到这不是父子却胜似父子的感人情形,华北水院有关领导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用最简短的时间给王祺办了入学手续,王祺所在院的副书记楚清河和辅导员袁进霞当场给王祺捐款500元钱,还给他介绍了学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方式和助学岗位,保证不会让他因经济困难影响学业。
    “贫穷不是你的过错。”这是老赵对他捐助的贫困生最常说的一句话。他“顽固”地给孩子们灌输一个观念:人当然得自强自立,但是现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不必有太多顾虑,索取爱心也没有错。等将来有能力了再尽职尽责地回报社会,把爱的接力棒传下去,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我最希望学校能在精神上关心他们。”老赵说,他希望他资助的学生都能从家庭贫困的阴影中走出来,每个人都“阳光”地生活,为别的贫困生做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