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敏:修德善业 精益求精
供稿:(党委宣传部)发布日期:2007-9-10 浏览次数:<font color="#FF0000"> <script src=http://210.43.128.5/news/general/Click      |  编辑:    日期:2007年09月10日
    编者按:为了进一步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鼓励全校师生立足岗位做贡献,党委宣传部在校园网和校报开辟专栏,陆续推出教师、学生、管理干部、后勤服务人员等不同岗位人员的先进事迹,望各单位踊跃投稿。本文报道的是水利学院孟祥敏副教授的事迹。
 
     孟祥敏,我校水利学院副教授。她既是已有20年的党龄的共产党员,也是在讲台上默默奉献29个春秋的优秀教师。她多次获得部、省、市及校级先进荣誉称号,她所主持的专业教学,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她所带领的教研室也被评为水利部优秀教研室,她所带领的专业也被评为河南省首批品牌专业;她所指导的毕业设计连续多年被评为一等奖。
20 年党龄的“老” 共产党员
    孟老师是一名“老”党员,她特别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注意用高尚的人格感召广大师生。平日里,她自觉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各项工作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作风正派,诚实谦虚,踏实认真,有很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能够顾全大局,用自己的言行为广大教师党员竖起了一根耀眼的标杆。
把“三尺”讲台当人生舞台
    孟老师认为,当教师一天,就要站好讲台一天。多年来,她在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课前认真备课,课后认真批改作业,满腔热情指导年轻教师……她一直拼搏在教学第一线。
    她每年平均教学工作量达额定教学工作量的2~3倍,为培养水利人才做出了很大贡献。由于教学态度严谨、备课认真、精益求精、教学效果优秀,她受到了教务处督导团专家教授、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获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
勇于创新   积极投身教学改革
    为提高教学质量,孟老师带领全教研室同志,深入研究如何把课堂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节结合起来。她主讲的《水工建筑物》课获河南省精品课程、院级精品课程等奖励,她所主持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项目获河南省教育厅二等奖、校级特等奖。
    在教学方法上,她发扬了由水工教研室创立的《三元结构》专业课教学法(该教学成果曾于2001年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采取课堂全程多媒体教学,播放三峡工程、葛洲坝截流、重力坝、拱坝、土坝枢纽及电站厂房等教学模型,以增强学生的空间概念、工程概念和感性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在这种方法已在全国推行。
做学生的知心导师和朋友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学生专业知识是重要的,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更为迫切。孟老师深知,做教师容易,把教师做好难,一生做好教师更难。行胜于言,她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身教教育学生,感召大家。
    孟老师参加工作以来,几乎每年都担任几个班导师或班主任。在担任导师或班主任期间,她注重学生的思想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她经常利用召开班会和座谈的形式,指导同学选课和改进学习方法。她在学习、生活上关心每个同学,特别是遇到困难的同学,她总是找他们谈心并帮助他们,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获省市先进,有一大批事业有成的毕业生。现在的她“桃李满天下”,就是对她工作的最大肯定。
顽强拼搏,关键时刻显精神
    2005年,我校迎来了教育部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但在这关键时刻,孟老师却得病急需手术治疗。
    想想手头的工作和肩上的责任,她没有及时去治疗。每周10节专业课,她都准时去。实验课、指导学生和青年教师、整理评估材料……她带领全教研室的同志,每日带病工作到深夜。她还担任了评估专家联络员的任务,全天候地工作,咬紧牙关度过了辛苦而紧张的日子。
    评估结束后,孟老师才腾出时间去做手术,她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最终战胜了病魔!
    孟老师的心里,装的全是教学、师生、专业。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名普通人民教师应尽的职责,她的精神值得每位师生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