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三则:我校学子荣获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BIM应用技能网络大赛一等奖等
供稿:韩爱红[土木与交通学院      |  编辑:任智霞    日期:2016年08月04日

我校学子荣获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BIM应用技能网络大赛一等奖

7月2325日,“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BIM应用技能网络大赛”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经过专家评审、网络投票和现场答辩等环节的综合考评,我校土木与交通学院2012级陈旭、王楠、赵庆义孔德玉、王景奎5名同学组建的“双赢队”指导老师程远兵教授陈记豪博士),在参赛的300多所高校中脱颖而出,在一等奖获奖率不足6%的情况下,以全国第6名的优异成绩斩获一等奖参赛的5名同学得到了与会专家和企业的一致好评,获得了中国建设教育协会颁发的“BIM应用等级证书”,并收到了多家知名企业的工作邀请

    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BIM应用技能网络大赛是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面向全国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的一项极富创造性和实践性的国家级学科竞赛。参加此次大赛的包括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300余所院校,是全国土木类院校的一次盛会。本次大赛要求参赛队自主选定建筑,并完成REVIT建模、BIM5D、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和施工场地布置等内容,将专业知识和BIM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和施工全过程,实现建筑信息化。

我校一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土木与交通学院近年来紧跟国家“互联网+”的信息化战略,将BIM技术引入了专业教育中,推动学生学习和应用BIM技术,推进BIM普及应用,加速人才培养。2015年12月初组织报名,参赛队由土木工程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两个专业的学生组成,以大赛内容为主题结合院毕业设计要求,最终经过180天的努力奋战,克服重重困难,2016年6月15日按时提交了本次大赛要求的全部作品。

 

我校青年教师荣获全国第六届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7月22—23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青海大学承办的全国第六届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青海西宁举行,我校土木与交通学院青年教师刘云以优异成绩获得材料力学组一等奖。

“全国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旨在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经验的交流,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在全国具有很高的影响力,每所学校每门课只能选派一名青年教师参赛。此次比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102所高校的青年教师参加讲课比赛,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名校的青年教师。比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其中只有30%的参赛教师可以进入复赛,10%的参赛教师可以进入决赛。初赛采取抽签方式决定讲课题目及讲课顺序复赛和决赛采取封闭方式进行,选手抽签决定讲课顺序后集中封闭等待通知抽题,比赛开始前一小时按抽签号获得讲课题目。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刘云老师以初赛小组第一、复赛小组第一的成绩进入决赛,最终喜获材料力学组一等奖。

我校青年教师在本届大赛取得的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学校和学院长期以来重视教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的成果

 

我校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中再创佳绩

    7月22—25日,“苏博特”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在北京建筑大学顺利举办。比赛历时两天,共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75所院校共125支参赛队伍同台竞技。我校土木与交通学院2013级学生组成的两个代表队获得优异成绩姚万武、郭福安和李亚苹3名同学组成的第一代表队荣获大赛团体二等奖黄小帅、张高杰和冯玉洁3名同学组成的第二代表队荣获大赛团体三等奖刘焕强和王慧贤两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苏博特”杯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由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CCPA)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发起主办的,面向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一项科技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本次大赛内容由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实际操作部分为现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和及性能测试。本次大赛设计主题是“C30大流动性混凝土”,以“学以致用,低碳创新”为宗旨。专家根据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现场拌和各步骤的正确性、拌合物的工作性进行评分。实际操作部分为现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和及性能测试。

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旨在将课堂理论与试验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及团队意识,注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