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发表校党委书记王清义教授文章:认清形势 牢记使命 切实肩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
供稿:王清义[河南日报      |  编辑:党委宣传部    日期:2015年12月22日


编者按:1222日,河南日报第三版《书记校长论坛》刊发了我校党委书记王清义教授的署名文章:《认清形势 牢记使命 切实肩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就当前高校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切实肩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从十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地论述。文章站位高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光明网、大河网、网易新闻网、共产党员网、中国日报网等媒体纷纷予以转载,现刊发如下。
 

认清形势    牢记使命

切实肩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


王清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当前高校党委贯彻落实这些基本要求,必须把握好以下十个关系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意识形态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各项工作中。意识形态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搞不好会出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会出大问题。当前高校处于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意识形态工作须臾不可放松。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学术自由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关系,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这个重要原则。学术性与政治性是社会主义大学的两个根本属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是大学的生命线。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既有联系,又有原则区别。在实际工作中,既不能片面强调学术为政治、经济服务,忽视学术自由;也不能片面强调学术自由、学术独立,不讲政治。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宣传有要求,这是我们处理学术和政治关系问题的一项重要原则。对学术领域的问题,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实事求是、独立思考,通过实践检验和民主争论的办法去解决;对思想认识问题,主要用摆事实、讲道理,通过春风化雨、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引导方法去解决;对政治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对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错误思潮和言论,要及时、有效、坚决地进行斗争。杜绝有损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不给违反宪法和法律的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坚持依法管理,加快形成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管理的制度体系。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一元化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正视差异、包容多样,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随着社会的转型,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利益关系的多样化,特别是西方社会思潮的大量涌入,对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形成较大冲击,意识形态形势更加错综复杂。从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上看,我们的文化价值取向必须是,也只能是一元的,不能是多元的;但从国内和国际的现实看,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经济主体和政治主体,不同的利益群体和个体,国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激烈,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思想意识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社会文化实际上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迫切需要在多元中立主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影响力、感召力,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和主动权。因此,在一元化和多样性关系问题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指导当今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根本遵循。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关系,坚持教育疏导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质是人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而且还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马克思说过,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这一本质属性,是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加大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和改善民生,把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丰厚社会主义的价值事实,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吸引力、凝聚力。正确处理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    

(五)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充分发挥大学文化在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提升大众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引领与批判功能。大学作为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新知识、新观点、新方法、新技术的摇篮。同时,还担负着文化传承、文化启蒙、文化育人、文化创造和文化引领的功能。根据社会主义大学文化自身的属性和特点,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文化建设的独立性与依附性之间的关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模式,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文化建设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坚持大学文化建设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统一,倡导崇尚学术、爱国崇德、独立批判、服务社会等现代大学精神。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性与学术性之间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引领社会思潮。四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文化建设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六)根据互联网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媒体的建设与管理的关系,不断拓展创新管理方法和提升引导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儿,我们的工作重心就在哪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构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政治斗争阵地。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必须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作用。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统筹协调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管理,正确处理好背靠背面对面服务引导管住管好的关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好。要克服本领恐慌,认真了解和掌握新媒体自身的特点和传播规律,增强善待善管善用新媒体的意识和能力。要重视建设网络工作队伍,开展大规模培训,形成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网络人才队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综合运用技术、行政、法律和教育手段,大力推进校园网络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进一步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遵循信息网络规律,树立正确导向,着力内容建设,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育人环境。努力把校园网络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主旋律的重要渠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全面服务大学生的重要平台。

(七)重视话语体系建设,正确处理正确有效的关系,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话语体系是意识形态传播的基本载体。要创新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至关紧要。话语权影响领导权、管理权。因此,重视话语体系建设,正确地处理正确有效的关系,提高针对性、有效性,是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说服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之所以获得人们的认同,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有令人信服的即基础理论的真理性。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二是有科学的方,灌输方式的多样性和新颖性;三是有让人信服的。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即实践后果的可兑现性。因此,马克思主义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追求真理的品格,在话语方式上坚持理论的彻底性和实践性,仍是我们今天重塑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原则。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是党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社科理论上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    

(八)遵循意识形态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正确处理好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的关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但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决不意味着放弃舆论斗争。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是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职能,是党的宣传工作维护社会公正、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的统一,旗帜鲜明地反对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是我们党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党克服消极思想侵袭、保持健康肌体的有力武器。高校党委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中倾向性的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领导组织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和处置,对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错误思潮和言论,应当敢抓敢管、敢于亮剑。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九)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做到只有不甩手,才能当好一把手。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一把手带头、全党动手,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共同努力。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不仅要书记抓,还要抓书记。根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应当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党委分管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协助党委书记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党委其他成员根据分工,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好分管部门、单位的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要抓好党委书记这个牛鼻子,通过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倒查机制,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究,使党委书记意识到意识形态工作不抓不行、抓得不严出了问题也不行。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既是新形势下强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也是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在党言党、在党为党的职责所在。    

(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全党动手和部门负责的关系,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着力构建全党动手的大宣传格局。党委宣传部作为党委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在党委领导下,履行指导、组织、协调、督察和抓好落实的职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部门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必须选优配强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和单位领导班子,确保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确保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坚强有力。对敢抓敢管、敢于同错误倾向作斗争的同志,应当公开支持、大胆使用,对不适合、不适应的应当及时作出调整。高度重视宣传队伍自身建设,切实解决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工作条件等方面的问题。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决不只是宣传部门一家的事情,必须全党动手,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切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作者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            

     

    媒体链接:    

    河南日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5-12/22/content_1347261.htm?div=-1

    光明网:http://difang.gmw.cn/newspaper/2015-12/22/content_110304219.htm  

    大河网:http://news.dahe.cn/2015/12-22/106193480.html

    网易新闻网:http://news.163.com/15/1222/04/BBDNS66500014AED.html

    共产党员网:http://news.12371.cn/2015/12/22/ARTI1450737306384545.shtml

    中国日报网:http://cnews.chinadaily.com.cn/2015-12/23/content_22781009.htm

    商都网:http://view.shangdu.com/601/20151222/601_60328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