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仰的明灯永远在心中闪亮
华水平
“生命的历程是一溪清水的奔流,既然无法预知止尽,就应该勇往直前。”孟瑞鹏在其日记中是这样写的,他也是这样做的。我一直在追问,支撑孟瑞鹏在关键时刻奋不顾身、跳水救人而英勇牺牲这一壮举的精神力量究竟是什么?翻开这位我校90后大学生孟瑞鹏的日记摘抄本,我逐字逐句认真研读,试图走进孟瑞鹏的精神世界,令人欣慰的是,我在其日记中找到了答案:信仰。
一、孟瑞鹏精神世界里的信仰之真
走进孟瑞鹏的精神世界,您会发现这是一个寓优秀于一贯、寓高尚于平凡、不须任何拔高或美化的“真英雄”。他有着“策马奔腾、对酒当歌,抛却万众尊荣,无视世俗诬骂,红颜白首度,何处不江湖”的行侠仗义;他有着崇拜“刘备的‘仁’,关羽的‘义’,诸葛的‘智’,关张马赵的‘勇’”的英雄情结;他有着“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英雄气概;他有着“大丈夫在世,当努力建功立业;大丈夫既食俸禄,当战死沙场”的豪言壮语;他有着“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的铮铮誓言;他有着“吾人生于天地,当继前人遗志,展抱负于天下,抗美帝于其间,平战火于四方,方不负男儿八尺之躯”的豪情壮志;他有着“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的浩然正气。
走进孟瑞鹏的精神世界,您会发现这是一个严修己身、严修己为、严修己德的“真君子”。“成功没有捷径,人生容不得虚假。”这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做人原则:一是诚实、守信;二是真、善、美;三是辨别是非。”这是他对做人原则的理解;“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绝对不能丢,一样是理想,另一样是良心。”这是他为自己设立的做人底线;“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这是他的君子气节;“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义不负心,忠不顾死”、“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关公的“忠义”成了他修炼君子人格的标准。
走进孟瑞鹏的精神世界,您会发现他有着有胆有识、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的“真性情”。“既然来到了这个世上,就不做懦夫”,“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实践证明,他确实是个勇士而非懦夫。“想到,便大胆去做,不要害怕失败,失败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没有胆量去尝试,不要畏首畏尾。”“不是任何情况都允许你暂时逃避和停止,面对紧急情况,必须立即武装,立即反应,主动出击!”他的英雄壮举告诉我们,他勇敢果断、敢作敢为。“每当我看到军人那种誓死杀敌的……我的眼泪,就再也忍不住”,他又是那样的质朴纯真、和善真诚。
走进孟瑞鹏的精神世界,您会发现他有着善于包容、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真修养”。孟瑞鹏说:“一个人可以没有金钱,没有地位,没有名利,但是绝不可以没有品德、修养和情操。”这是他对修养的参悟;“外表得体,语言温和,不带脏字,会礼让”这是他心里的“绅士标准”;“对朋友要关心,对女友要无微不至,对家长要尊敬”,他是那样的博爱细腻;“爱情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责任,真正的爱情是接受对方的一切,不仅喜欢他的优点,更要包容他的缺陷。”他懂得责任担当,宽厚包容;“帮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帮助别人”,他明白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诚无不勤者,修身则身正”、“抱道不曲、拥书自雄”,这也正是他注重修身养性和人格精神塑造的生动诠释。
走进孟瑞鹏的精神世界,您会发现他有着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的“真梦想”。孟瑞鹏说:“我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感到幸福”,“现在的我还是一只菜鸟,你是我梦想成熟的’凌云鸟’,我还在为了梦想不停地奔波,梦想着有朝一日‘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夙愿。”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大二的这段迷茫期……梦想的力量在哪里?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他在不断积蓄着实现梦想的力量;“不沉湎于幻想,不茫然于未来,走今天的路,过当下的生活……成功了低调,失败了洒脱”。他脚踏实地丈量着梦想的距离;“坚持、坚持,这是我唯一能对自己说的”、“成功没有捷径。坚持,就是第一万零一次站起”、“坚持住,一起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他道出了实现梦想的真谛。
走进孟瑞鹏的精神世界,您会发现他有着懂得辩证、懂得舍得、懂得因果的“真境界”。“施与受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你对这个世界付出多少爱,生活也回报给你多少快乐”,他懂得生活的辩证法;“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他有辩证的思维和智慧;“长大了,意味着你再也不能凭着一腔热血来拍案而起了,你须顾全大局”,他有为人处事的立场;“我们选择不了生命,但我们可以选择走过生命的方式”,他对生命有独特的理解;“倘若一开始就让生命的脉管里鼓满物质的欲望,那就注定这一生只能在泥泞里挣扎”,他的淡泊呼之欲出;“做简单的人,活出自我”,他的境界,跃然纸上。
走进孟瑞鹏的精神世界,您会发现他有至真至纯、至诚至信、至美至善的“真信仰”。他践行着“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会把所有的责任全部扛起来”的承诺,他有着“只要你快乐地去做,输和赢都很精彩”的达观;他有着“以百倍的信心,饱满的激情,来对待生活、面对一切”的坚韧;他有着“世人称吾‘孟子’吾实有愧,自谓才疏学浅,形短目陋,五音不全,六艺不长,何能承如此之誉乎”的谦逊;他有着“我们哭过、累过、害怕过,却从来没有退缩过”的坚强;他有着“以事业为生命的人,生命分外璀璨”的进取;他有着“唯有最艰苦的等待,最艰难的等待,以及最崇高的坚守梦想,才值得获得最经久不息的掌声”的定力;他有着“不要因为遭遇挫折失败而惧怕困难,不要因为梦醒后的失望而放弃生活”的的坚定理想和执着信念。
二、孟瑞鹏英雄壮举源自内心坚定的信仰
信仰是人们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孟瑞鹏日记证明,其奋不顾身跳水施救之行为并非偶然,也绝非一时的热情和冲动,而是来自内心长期形成的坚定的信仰。
信仰是孟瑞鹏安身立命的精神脊梁、修身之本。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坚定的信仰,才能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心有所依、行有所归;才能确保自己的选择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人一旦迷失了信仰,行为难免失规,心理难免失衡,道德难免失范,就会失去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孟瑞鹏始终坚信:“只要不把自己束缚在心的牢笼里,谁也束缚不了你展翅高飞的翅膀。”孟瑞鹏始终相信:“世界并不相信眼泪,只承认汗水,与其在眼泪中消耗自己,不如在汗水中拼搏。”尽管他深知:“好好地珍惜生命,每一条生命,都凝聚了太多的牵挂,每一条生命都承载了太多的感情。”在两名儿童生命遇险的危急关头,毅然果断作出了奋不顾身的人生选择。
信仰是孟瑞鹏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动力之源、发展之基。大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小到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一天也离不开高尚信仰的浸润和护佑,一天也离不开精神力量的催发和净化。信仰有什么用?从大处说,若不是信仰,马克思、恩格斯所著《共产党宣言》中闪现出的那个“幽灵”,就不会飘洋过海,在古老的中国引发了一场伟大的革命;若不是信仰,星星之火就很难形成燎原之势,也不会铸就“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思路;往小处论,若不是信仰,我万千“华水人”也不会历经三次搬迁四异校址矢志不渝聚而不散,若不是信仰,我“华水大”也不会励精图治筚路蓝缕有今日之成就而雄踞中原。再具体看,若不是有着坚定的信仰,并为之不懈的奋斗和努力,瑞鹏也不会异口同声地被邻里乡亲们视为眼中的“好孩子”、师长们看作心中的“好学生”、同学们心中高度认可的那个“侠客、暖男、班长范儿”。正是信仰为瑞鹏的成长坚定了理想信念、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信仰是孟瑞鹏的行动所体现出来的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信仰的坚定源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源于发乎内心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信仰是具体而非抽象的。真正的信仰体现在行动中。对雷锋而言,信仰就是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对李学生而言,信仰就是纵使被飞驰而来的火车压得粉身碎骨,也要誓死救下出于危难之际的遇险儿童;对孟瑞鹏而言,信仰就是纵使自身不会游泳面临被无情的湖水吞没,也会义无反顾地做出施救落水儿童的选择。他说“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美的过程”;他言“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不愿付出的代价”;他立志“尽一切人生之责”,瑞鹏是这么写的,瑞鹏是这么想的,瑞鹏也是这么做的。
信仰是孟瑞鹏施救壮举的精神密码、英雄基因。信仰的力量是无限的。信仰究竟有多大力量?若不是信仰的力量,就不会有李大钊以青春之我再造青春之国的气吞山河;若不是信仰的力量,就不会有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勤学报国的远大志向;若不是信仰的力量,就不会有陕北梁家河窑洞油灯下7年苦读的兴国之光。也正是由于信仰的力量,年仅23岁的孟瑞鹏做出了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青春选择。如其所言:“最困苦的时候,没有时间去流泪;最危急的时候,没有时间去迟疑”,“没有努力地奋斗过,这一辈子,我们将抱憾终生”,他用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彰显了信仰的力量!这颗被信仰孕育的奋斗果实,也一定会在广大师生心中生根发芽,这首被信仰浇灌的为梦想不懈奋斗之花,也一定会在全社会迎风盛开。
三、长久坚持孟瑞鹏精神世界里所蕴含的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雨果语)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坚定的信仰。孟瑞鹏用信仰构筑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深学真学孟瑞鹏精神,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这个寓优秀于一贯的、寓高尚于平凡的、不须任何拔高或美化的“真英雄”原原本本、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地介绍给全社会,让全社会永远铭记孟瑞鹏这个普通却又高尚的名字,竖起一块永不退色的精神丰碑!
“智慧是用来做事的,对于灵魂来说,靠的是信仰。”(高尔基语)信仰是人类永恒的本性,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有信仰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深学真学孟瑞鹏精神,我们当以孟瑞鹏这个“有理想抱负、有英雄情结、文武兼修、品学兼优、忠孝兼为”的“好学生”为榜样,以其精神为标杆,深学细照笃行,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孟瑞鹏精神永远活在“华水人”心中!
师生有信仰,学校才有力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让我们在“固本强基、特色发展”、“办一流特色大学、创一流办学业绩”、加快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进程中,永远铭记孟瑞鹏舍己救人光荣牺牲的壮举,永远记住“孟瑞鹏”这个真英雄的名字,长久坚持孟瑞鹏精神世界里所蕴含的信仰的力量,让信仰的明灯永远在心中闪亮,闪闪亮!
(注:未标明出处的引用,均来自孟瑞鹏笔记、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