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其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集中力量,形成声势,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四个河南”建设,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在实践中进一步探求真知、提升自我,实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7月份以来,我校暑期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展开。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建功‘四个河南’ 点亮青春梦想”为主题,按照项目化运作和管理的方式,经过立项审核和答辩,最终55支实践团队通过项目评审。包括富强河南服务团、文明河南服务团、平安河南服务团、美丽河南服务团等4大类。其中,学校重点队23支,学院重点队32支,参加学生600余人。社会实践地点遍布河南各个县市以及安徽、云南、甘肃、宁夏、新疆、内蒙等地,相较去年更具广泛性。目前各实践队已经全部离开学校,奔赴各地开展实践。
据悉,按照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安排,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将通过组织“实践归来话成就”等主题活动,交流实践中的体会和收获,巩固教育成果,进一步扩大教育范围,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实践传真
7月8日,电力学院“深化改革观察团”暑期社会实践队抵达平顶山市中材环保公司进行参观调研。在简短的安全意识培训后,团队先后参观了金工车间、配件车间、组装车间、喷漆处理车间和包装车间,认真聆听了流程介绍和危险防范措施知识。下午,观察团到达此行的第二站——平顶山市迎宾社区。他们深入社区,同社区住户进行交流。询问他们有关社区的安全、医疗、健身、娱乐以及平顶山近年的变化等。大家一致认为,小区以及周边环境比以前更美,更安全,人与人的相处也更和谐。跟随着建设“四个河南”的脚步,平顶山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不论是企业还是社区,都能让队员们感受到改革的力量不可阻挡。一名队员感慨道“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感动变成行动,把收获变成进步,提升自我,努力为河南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月9日,管理与经济学院“爱无止境·筑梦新县”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信阳新县泗店乡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上午八点,在乡干部的带领下,实践队抵达敬老院。院长向队员们简单介绍了敬老院的情况。在简短的商议后,队员们迅速进行分工。一部分队员帮助老人洗衣服、烧水,其他队员主动陪老人聊天,给他们倒水捏背,听他们讲述当年的艰苦岁月,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面对孩子们的真心关怀,老人们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为了给老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队员们献上了精心准备的节目表演——歌曲、豫剧、手语和太极武术,树荫下传来老老少少一阵阵笑声和掌声。实践队队员深刻体会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更是他们对尊老敬老这一传统美德的重新认知。

7月10日,法学院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队继续对河南省济源市山区留守儿童进行暑假班辅导活动。几天来,在队员们的引导下,孩子们渐渐开朗活泼起来,不仅仅听队员们宣传法律道德知识、描绘各地风土人情,还开始慢慢加入他们,积极提问题。孩子们提问的每个问题,都是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憧憬;得到的每个回答,都倾注了对祖国最诚挚的祝愿。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从未像现在这么接近过,而这复兴果实的摘取,依靠的是当今少年未来的成功”。美丽“中国梦”,美在经济的飞速发展、美在环境的山青水绿、更美在一代又一代少年的健康成长。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以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队员们不禁为之动容,也为祖国的未来充满自信,感到自豪。队员们用 “中国梦”来激发孩子们的历史责任感,为每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希望,让更多的孩子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的青春正能量。

7月10日,软件“学院网络舆论引导团”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参观考察。团队在到达目的地后重点对当地的西继迅达电梯公司进行考察,并得到了该公司的积极配合。公司讲解员从企业的前身、发展和取得的成绩等各方面向实践队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不断提出疑问,积极探索答案。他们还观察到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注重工业与环境两手抓,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基础上严格控污,基本做到工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通过一天的实地调研,队员们充分感受到了郑州快速发展的时代气息,触摸到了中原崛起的巨大脉搏,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7月10日,机械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及捐赠仪式在漯河市召陵区青年乡东城双语学校举行。漯河市教育局副局长高伟玲、漯河市志愿者服务中心主任刘承韶、召陵区教育局副局长孙桂甫、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团委书记芮光以及我校学生处副处长李幸福、校团委副书记曹震、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周俊胜等出席仪式。揭牌仪式伊始,我校团委副书记曹震讲话时希望志愿者们,能以东城双语学校为根据地,真诚关注留守儿童,在陪伴他们的同时,锻炼和增强自身的能力,从实践中学习,向实践学习,真正让自己在实践中成才。我校学生处副处长李幸福和漯河市教育局副局长高伟玲为机械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接下来的捐赠仪式中,我校机械学院党委副书记周俊胜代表机械学院向留守儿童捐赠文具用品。一名志愿者说:“我们赠送的不仅仅是书包,更重要的是想送给孩子们知识和希望。”紧接着,来自各单位与会领导和老师在印有“心手相牵情暖人间”的横幅上签字。最后,大家共同观看了东城双语学校的孩子们和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的艺术生精心准备的文艺表演。本次活动吸引了多家媒体关注,河南电视台、漯河日报、漯河教育台等媒体单位争相采访报道。

7月10日,建筑学院“屏山·郑州,美丽中国”实践团召开第一阶段实践调研总结大会,对屏山当地卫生、交通、医疗和古建维护等情况的走访调查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对发现的问题集中讨论,提出解决方案。针对几天的调查研究,队员们初步了解了屏山村的历史风貌,同时也发现很多问题。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对调研成果进行总结分析。指导老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将队员们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细化,将实践项目分工实施,以提高实践效率。会上,队长对下一步调研做出详细部署:实践队分成三组,分别负责古建筑调研、周边环境现状调研和道路交通问题调查。第一阶段的调研实践让队员们收获颇丰,接下来的工作,队员们将优化分工、明确目标,进一步深入开展调研研究。

7月11日,资源与环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新乡队在当地著名爱心人士丁巧荣的带领下前往新乡公园爱心书屋捐赠书籍。清晨,队员们同新乡市鲁堡阳光村的小朋友们一起把爱心人士捐赠的书籍搬上了车。丁奶奶说,这些书孩子们都认真地看过,整齐地摆放在一起,没有丝毫损坏,队员们应该把它们捐赠给更加贫困的山区,将爱的火炬传递下去。尽管当天下着小雨,但队员和孩子们的热情丝毫不减。经过一路的颠簸,大家来到爱心书屋,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在一行人努力下,很快把一摞摞书籍搬进了屋内。“看着孩子们高兴的笑脸,放佛有一种爱在延续发光。相信孩子们的爱心能传递到远方,带给那里的孩子一片温暖,一片阳光。孩子们也能在这次捐书活动中懂得关爱他人,接受他人帮助的同时感恩他人,回报社会。”活动后,实践队发出呼吁,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场爱的盛宴,让爱在人间处处绽放。
7月12日是土木与交通学院“白河筑梦”实践队入驻白河的第二天,也是支教工作步入正轨的第一天。之前具体的工作安排和明确分工为今天教课任务的顺利进行做足了准备。由于前一天积极地走访宣传,已经有62个小天使成功加入筑梦家庭。早上七点报名工作展开,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与队员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两小时。有条不紊的分班安排、亲切独特的自我介绍、有趣搞笑的游戏互动让孩子们深深记住这群可爱、负责的哥哥姐姐。同时,可爱稚嫩的俊秀童颜、天真有趣的暖心童语、诵诗高歌的积极劲头让支教成员深深爱上这群纯真、善良的孩子们。尽管衣服被汗浸湿、嗓子变得沙哑,再多的苦和累都抵不过实践队对白河孩子无尽的爱。当天的教课任务,在孩子和队员们的合影中圆满结束,整齐的“茄子”声在白河群山间回荡,诠释着爱的真谛,鼓励着白河支教队勇往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