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大学祝士明教授作《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的主题报告
“三事”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九讲听众现场
(摄影:党委宣传部 龙腾云)
10月14日,“三事”大讲堂系列讲座第九讲在花园校区讲堂三开讲,我校特别邀请的天津大学教授祝士明作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的主题报告。校党委书记朱海风、校党委副书记许琰出席报告会,全体处级干部,机关、教辅单位科级干部,教研室主任及管理与经济学院、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教师代表参会。报告会由教务处处长刘法贵主持。
祝士明教授从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谈起,阐述了国家发展与教育技术的关系,高屋建瓴,深刻精辟。在报告中,祝教授具体讲解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起源、发展、概念、影响等,重点讲解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中的运用。他认为高等院校教师应树立现代的教学观,本着“求真育人”的原则,充分理解并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扮演好“编导与主持人”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表演”,使教师从单纯的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促进者与帮助者。教师要以问题为引导,用任务来驱动;要从问题开始而不是从结论开始;要让学生充分领会“学习不是记忆知识的过程,而是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中做”与“做中学”,而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套用和灌输;教师要注意教学任务的整体性,统筹安排教学细节和进程。祝教授还详细介绍了教案书写规范、多媒体课件制作原则以及利用文本、图像、图形、视频、动画、声音等多媒体表现形式制作教案的方法等。
祝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参会老师纷纷表示,今后要更加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主动学习、自觉实践,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教书”真正达到“育人”的实效。
祝士明,博士,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管理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咨询专家(参加中国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排名、优秀博士硕士论文评选等)、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专家(参加2013年国家级精品课网评和会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委员会理事、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编委会委员、中国国际民间进促会顾问、《教育技术期刊》编委等职。近些年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十余项,获省部级等奖励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