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院学生在城市设计中喜获佳绩
(建筑学院 陈 萍供稿)
近日,由海峡两岸六所大学共同参与,围绕“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建设开展的城市设计工作坊成果评审会暨颁奖典礼在河南农业大学举行。会上,由参赛的六所院校的九个小组代表,对参赛作品进行汇报并回答专家提问。我校建筑学院选送的作品“容器·磁体——城市聚能环”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并获得壹万元台币的奖励。
据悉,本次活动于2012年11月30日展开,为期30天。本次活动注重城市设计理念和地区发展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为海峡两岸不同地区的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的拓展提供平台,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两岸城市规划专业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学生交往。工作坊活动期间,我校组成了以建筑学院张少伟副院长、陈萍、宋亚亭、刘利轩老师为主的指导教师队伍,工作坊学生团队由2009级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侯佳雯、刘玉凤、马淼淼、张瑞组成。
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两位教授来我校讲学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梁 芳供稿)
近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特意邀请了多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合肥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金菊良教授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李登峰教授来学院做报告。金菊良教授作了以“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为题的学术报告,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原因与特点、自然灾害系统的形成机制与理论体系、自然灾害风险的概念体系与风险量化方法、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关键技术等进行了详尽阐述。李登峰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申报、评阅国家基金项目积累的经验,从题目、摘要、立论依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特色与创新之处、年度研究计划、预期研究成果、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以及撰写中的其它注意事项等作了详细讲解。随后,金教授和李教授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等问题和与会教师进行了座谈。
据悉,为了有效地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质量,该院一直采取科技处“四阶段过程管理”的组织方式。本次报告会是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组织的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活动的一部分。该院还曾邀请了省内六位知名专家对教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进行了预评申。有效的组织方式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该院最近两年来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9项(面上和联合基金各1项、青年项目5项、天元基金2项)。
图书馆与校团委联合表彰学生社团积极分子
(图书馆 周 勇供稿)
3月9日上午,图书馆和校团委在龙子湖校区图书馆召开表彰会,对大学生读书协会和“爱之翼”学生社团的优秀成员和积极分子进行了表彰奖励。图书馆党政领导、校团委负责人以及大学生读书协会和“爱之翼”学生社团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图书馆副馆长尤琪主持,校团委副书记宋凯果宣读了受表彰人员名单。图书馆馆长邵坚对受表彰人员表示祝贺,希望大家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配合图书馆做好服务育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力量,大力推介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提高现有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多渠道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
长期以来,大学生读书协会和“爱之翼”学生社团,积极配合学校图书馆工作, 密切读者和图书馆的联系, 为同学们营造了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架起了图书馆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为我校书香校园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表彰会上,图书馆领导针对学生关注图书馆开放时间、馆藏分布、数据库资源利用等热点问题,与大家进行了说明与沟通。
我校举行首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验收答辩会
(教务处 石 岩供稿)
近日,我校首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结题项目验收答辩会圆满结束,共有7个学院的18个项目参加了结题验收答辩。评审过程中,各项目组通过PPT清晰地向评委及在场同学介绍了项目的创新点、项目成果、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答辩会后,答辩评委对各项目组的完成情况和答辩情况给予充分肯定。通过此次答辩会既检验了项目成果,也有利于各项目组之间交流研究经验,扩大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校内的影响,推动了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在校内的开展。
本届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在结题的同时,也获得了诸多成果。机械学院“基于MC9S12XS128芯片的智能车电控系统开发”(指导教师:张瑞珠)项目组制作的摄像头式智能小车获得了第七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三等奖;水利学院“无功耗导流扰沙型航道疏浚系统”(指导教师:严军)项目组获得相关专利3项;水利学院“离心泵无底阀充水装置”(指导教师:忤峰)项目组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
我校校友会申报的中央财政支持培训项目获国家民政部批准立项
(校友会 刘 悦供稿)
近日,由我校校友会申报的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人员培训示范项目《河南省民间组织管理局社会组织人员培训示范项目》,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正式立项,这是我校校友会继去年以来第二次承担该培训项目。
本项目培训对象主要是河南省及各地市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社会组织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目的是围绕中共十八大会议精神和社会组织整体工作,通过对中央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指导精神、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社会组织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系统学习,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