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一组:国际教育学院与两单位签署共建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协议等
供稿:      |  编辑:龙腾云    日期:2012年12月23日

国际教育学院与两单位签署共建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协议

(国际教育学院  扈毅娟供稿)

    国际教育学院紧密结合学生就业实际,统筹规划中长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拓展就业渠道,近日,国际教育学院分别与联大教育集团、沃伦外语学校签署了实习基地共建协议。联大教育集团校长李琳、沃伦外语学校校长张钰、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焦红波、院长曹德春、副院长张小桃、副书记孟志刚出席了签约仪式。

    联大教育集团始建于2000年,秉承“投身教育、服务民众”的教育理念,以英语教育为依托,多语种、多学科协调发展,目前拥有11个校区,教职工500余人,可大量吸收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沃伦外语学校隶属于中国国际商会河南商会外语培训中心,以优质的英语口语教育、塑造学员开朗性格为特色,在郑州外语培训机构中可谓独树一帜。

    联大教育集团、沃伦外语学校与国际教育学院成为合作伙伴,不仅可以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问题,还可以通过双方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创造出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外语口语的热情。

国防大学外事办公室原主任杨军先生来我校讲学

(国际教育学院 白玉寒供稿)

    近日,国防大学外事办原主任杨军应邀在龙子湖校区为同学们做了题为《外交口译的精彩人生——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的讲座。杨军先生阅历丰富、学识渊博,曾多次陪同中央军委、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世界各地,他纵横捭阖、畅谈中外,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外交翻译实例引得现场听众掌声、笑声不断,讲座后听众纷纷举手提问,杨先生应答从容、睿智。讲座延期半个多小时结束。

    讲座主持人、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曹德春做了点评。他指出,杨先生的讲座给了我们大家许多信息和启示,其中两点很重要:一是翻译业界人才辈出,我国的一些成就卓越的政商领袖出身于翻译,其原因在于曾经“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希望更多的同学们投身于翻译事业;二是国内外不少卓越的翻译并非外语专业出身、并非外语名校出身,希望我校非外语专业,特别是水利、水电专业、外语基础好的同学积极尝试涉足翻译事业。当前,我国的水利事业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大量的国际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外语好、懂专业的复合型翻译人才。希望同学们抓住机遇,打好外语基本功,学习一些翻译技巧和水利、水电专业知识,将来一定会大有用武之地。

我校举办教育教学专家系列讲座第二讲

(教务处  郝用兴供稿)

    近日,由科技处主办,教务处承办的教育教学专家系列讲座第二讲,如期在龙子湖校区第二报告厅开讲。学校教学督导团常务副团长陈德新教授做了教学创新方面的专题讲座。各教学单位领导干部、任课教师共计170余人到场聆听。

    陈德新教授认为,教学的创新非常必要。我国高等教育在经过“规模牵引”阶段之后,已经迎来以“质量为重、创新发展”为重要特征的新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此同时,我校正值更名大学和博士点验收的关键时期,因此广大教师转变观念,积极创新,不仅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我校办学档次、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必然之举。教学创新主要包括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内容创新和教学方法创新三方面内容。教学创新,人人都可以,鼓励大家“天道酬勤,思者常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陈教授的报告,对我校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创新、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国际教育学院师生与外教欢聚一堂共迎圣诞、新年

(国际教育学院 供稿)

    为感谢外教对我校教学工作做出的贡献,在圣诞、元旦来临之际,国际教育学院(外事办公室)邀请在校的外教们以及校内有关部门领导欢聚一堂,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联欢活动。我校负责外事工作的副校长解伟应邀参加并倾情献唱。联欢会现场其乐融融,掌声、欢呼声接连不断。

    我校的外教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阿根廷、日本及乌克兰等多个国家。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和学生充满了热情。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出色地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广受师生的好评。同时,因我校两个校区、三地办学,外教需奔波往返于两个或三个校区,即便如此,他们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确保了教学质量。

    参加此次联欢活动的还有:校工会、党委宣传部、财务处、招生就业处、总务后勤处、管理与经济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以及外国语学院等部门的有关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