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及研讨会
供稿:冯志君[教务处      |  编辑:党委宣传部    日期:2012年08月26日

(摄影:李立峰)

    8月20日,我校在花园校区第4会议室举办了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及研讨会。各教学单位主管教学的院长(主任)、教学秘书、教务员和教务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刘汉东副校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教务处刘法贵处长主持会议。

    会议分为开幕式、集中培训、分组审议讨论、集中汇报交流和考察交流五个阶段进行。

    在开幕式上,刘汉东副校长做了题为《创新管理模式 增强服务意识 推进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重要讲话。刘校长首先回顾了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一是教学管理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保证了教学管理工作促质量、出成果、上水平;二是特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高效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养体系和完善的学生学业发展体系四大特色体系;三是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教学管理人员本着“尊重教师、善待学生”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热心、热情地为广大师生服务,保证了教学秩序的稳定运行和人才培养水平的稳步提升;四是教学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教学管理坚持“两严”方针,并在坚持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和创新,推出了与学校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新模式、新机制;五是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实施英语和数学分级教学、实行学分绩点制(GPA)评价办法、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工程实践锻炼、设立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开展双学位培养等新举措,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协调发展。同时,刘校长也指出了目前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例如:新入职人员业务不熟悉,二级教学管理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面对新机遇新形势适应不足等。最后,刘校长对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指出,学校正处于博士单位建设和更名大学的关键时期,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新的历史使命促使我们的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创新管理机制、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打造学习型教学管理团队;其次,逐步健全教学管理人员准入和考评机制, 建立规范有效的奖惩制度;最后,他希望每位教学管理人员都能牢记为师生、为教学服务的宗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及业务水平,为推进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务处负责人汇报了《教师校外讲课比赛管理办法》、《教师职称晋升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和《学生成绩单证明盖章办理办法》等文件的制订背景和修订的基本思路,并提交会议审议讨论。

    在集中培训阶段,教务处李立峰、杨礼波两位老师分别就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常用技能和平时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了讲解。刘法贵处长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中的重点内容、核心内容和执行过程中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详细解读。

    20日下午,会议进入分组审议讨论阶段。17个教学单位分3个小组,围绕拟修订的教学管理文件,以及“现代教学研究型大学对教学和教学管理有哪些要求”、“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下,如何适应和提升教学质量”、“如何理解和落实实践育人”、“如何监控实践教学质量”、“如何做好学校发展、教学发展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等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汇报交流阶段,管理与经济学院何楠副院长、机械学院王丽君副院长、水利学院张丽副院长分别代表3个小组汇报了讨论情况,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

    刘法贵处长最后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呈现四个特点。第一,本次会议出席率高。20日早上,与会人员冒着大雨出席会议,应到70人,实到68人,另外2人确因工作和身体原因不能到会。第二,会场秩序良好。与会人员做到了专心听报告、认真做笔记、自觉遵守会议纪律。第三,分组讨论发言积极。与会人员都来自教学管理一线,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切身感受,大家畅所欲言,在交流和碰撞中寻求更加合理的解决办法。第四,意见建议质量高。经过热烈地讨论,各小组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反映出各位教学管理人员平时能够加强学习,认真思考,注重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正是在这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的辛勤努力下,我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也正是这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让我们有信心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不断开创教学管理工作新局面。

    8月21日和22日,部分与会人员对洛阳的某些高校进行了业务考察,虚心学习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

    本次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及研讨会在23日圆满结束了各项议程,取得了良好效果。与会的教学管理人员正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