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供稿:郝用兴[教务处      |  编辑:    日期:2012年07月20日

    日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举办了“院校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历时两天,来自美国、香港及国内大学的领导主管专家学者就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讨论。我校朱海风书记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

    自20世纪中期美国学者提出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来,世界高等教育正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学习是一个“自主构建”、“相互作用”和“不断生长”的过程,学生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根本,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应该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质量来衡量。

    “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育变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知识传授模式下,要求“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控制着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学习被看成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而在学习模式下,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来促进学习,学生变成了学习过程的共同创造者,学生可以影响自己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进度。教师给学生提供独立学习和相互学习的机会,设计好各种学习活动和学习环境,需要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这一模式下,学生更好地被激发,更充分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学的中心从“教师要教”转化为“学生要学”,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更负责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超越被动、孤立地死记硬背,强调更高层次的思考。

    在知识传授模式下,教师被认为是通过讲课来传播知识的课程专家,他们是教学系统的主体。而在学习模式下,教师则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他们研究和应用最好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知识传授模式下教师是一名行动者,教师主要是讲课,学习模式下教师是一名互动者,教师设计并参与同学生的互动活动,跨学科工作小组和团队学习模式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是指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相反,很多不同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应用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同伴教学等。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实验证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若实施得当,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对知识记忆更加持久、理解更加深刻并使之成为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者。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再需要讲课,不是指教师的角色地位低,学生的角色地位高。而是要求人们认识到,教学目的和任务不再只是“教”,而关键在于“学”,学生学习了就有教育,没有学习就没有教育。要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就是要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创造知识”转变。学校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们如何学、学到了什么。这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变革是一场整体性的范式变革.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变革的核心,但不是教育变革的全部。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注定是一场涉及人才培养各种因素的范式转型。从认识论基础、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效果评估、教学管理支持系统,到新型校园文化建设均有系统的要求,高校要考虑整体性建构,才能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任何片面的理解和局部实施都可能导致改革的失败,而只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师发展为主导,以学校建设为平台”的整体布局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 范式变革,才能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