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我校召开了“华水校务微博”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朱海风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学校各部(处)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许琰主持。
学生处处长费昕首先向与会者介绍了“华水苇渡”的由来与现状。教务处处长刘法贵做了如何利用微博做好教务工作的典型发言。
校党委书记朱海风会上作了题为《华水校务微博要“育人为本,服务为先,引导为重》的重要讲话。主要讲了五个方面内容。
一、华水校务微博的起因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指出:“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高校需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得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
“华水苇渡”是我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上述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充分运用现代媒介,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坚持育人为本,努力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我校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展示我校校园文化形象的新窗口、新平台。
二、“华水苇渡”名字的内涵
“华水苇渡”是我校的微博广场或微博发布厅,是一个以校务微博、教师微博、学生组织微博和学生个人微博协调联动的微博矩阵。关于“华水苇渡”四字的内涵,朱书记用诗的语言,进行了抒发:“华是中华地,水为上善君。苇谐微博微,渡萦华水魂。现实天行健,虚拟地势坤。苇苇乘风航,喜视华水人。”
三、华水校务微博的功能
朱书记认为,微博虽是小平台,每条都不超过140字,但微博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微乎其微一四零,博益其博致无穷”。“自媒体,众媒体。编发评,传信息。辩是非,明真理。抨时弊,扶正义。抒情怀,聚人气。寻知音,求共济。撒撒欢,出点气。利民主,摸民意。可求救,能解急。可拍砖,可联谊。可公开,可隐秘。确实是,好东西。要敢用,要熟悉。要关注,要驾驭。”
四、华水校务微博的理念
华水校务微博的理念是“华水同舟,微博共济”。其提出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更加关注、关爱、关心学生发展的真诚体现;二是更加倾情、倾力、倾心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三是更加同心、同行、同向学校发展的现实选择。为了办好华水校务微博,朱书记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维护好。认真维护微博,及时更新信息,提高沟通质量,加强良性互动。(二)引导好。传播先进文化、宣传科学理论、倡导良好风尚、弘扬社会正气、引导文明上网。(三)使用好。充分认识微博的“双刃剑”特性,倡文明表达,创文明环境,发文明博文,做文明博主。
五、华水校务微博的目标
围绕华水校务微博“以育人为本,以服务为先,以引导为重”的目标任务,一要探索建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微博广场与矩阵系统。华水校园微博已初步形成了由“校务华水”、“师慧华水”、“学聚华水”、“达济华水”四部分组成的“华水苇渡”微博广场和矩阵系统,这个广场可以自由出入、师生互动、多向交流、咨询服务等,已开始彰显出她特有的活力、魅力和潜力。二要努力创建内外联动协调跟进的新型微博育人模式。通过微博广场,实现线上线下通力配合,协调跟进,创建思想引导、问题答疑、热点分析、理论解惑的多种“微博型育人”新载体,如“微交流”、“微访谈”、 “微辩论大赛”、 “微知讲堂”、“微言大义达人大讲堂”、“微博达人面对面”等。三要积极搭建学生微博参与校务管理的新型平台。通过微博加强师生、校各学生社团、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互动交流,并收集学生关注的校务建议与问题,及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推进学务公开、教务公开、团务公开、党务公开、校务公开。
最后,许琰副书记进行了大会总结,并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新时期校园微博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是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是进一步了解社情民意,服务师生,搞好校园和谐建设的需要;二是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华水同舟,微博共济”的工作理念,就是要“以育人为本、以服务为先、以引导为重”,坚持以思想引领为先导,以关心关注关爱学生为出发点,以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三是要密切配合,同舟共济。及时跟进,协同前行,管理好,引导好,教育好,内外联动,形成合力。四是要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华水同舟,微博共济”要体现华水历史,华水文化,华水个性、华水特色,坚持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原则,落实以人为本,努力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