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我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在讲堂三顺利召开。会议由校长严大考主持,校党委书记朱海风,副校长刘汉东、徐建新、王天泽出席了会议,各学院院长、书记、主管学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各校级重点学科和培育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机关职能部门和校属研究院(所)等单位的负责人、研究生处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
王天泽副校长作了主题报告,对我校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做了总结,充分肯定了所取得的成绩,客观地分析了我校面临的现状、机遇和挑战。指出我校正处于“水利春天给天时,紧临黄河得地利,特色发展添动力”的大好时机,展望未来,学科大有可为,师生前景广阔,学校前途光明。但是我们的挑战也是艰巨的,任重道远。博建工作时不待我,接下来一年的时间分分秒秒都是宝贵的。学科建设是博建工作的核心支撑,肩负着凝聚、提升学术队伍的重任,更肩负着聚积成果的重任。强调近期工作中一定要紧紧扣住博士单位建设这个重中之重,进一步深入谋划、进一步完善举措、进一步展开行动。号召广大教工,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在学科建设中一定要发扬“科学、求真、包容、进取、开拓、激情、反思”的学术精神,在不断追求、自我进步和学术探索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快速提升和发展。
朱海风书记作了题为“今日机遇在手,唯有不遗余力”的讲话。他指出,近几年学科建设、博建工作和研究生教育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与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和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他强调,我们要善于从建校60年历史中、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凝聚经验智慧、吸取遗憾教训,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团结意识,抓紧抓好已经在手的难得机遇,共同解决好学校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他说,我们学校发展到今天,已远非昔比,当前不仅有了一个难得的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而且有了一个难得的干事创业的宽广平台。“前途光明放眼量,快马何须再扬鞭”!“浩然机遇手中握,今日不干待何年”?历史将证明,唯有奋力共建,才能共同分享;我们只能把共享学科建设尤其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的预期成果建立在当前实实在在的艰苦奋斗与务实奉献的基础上。
最后严大考校长对本次大会作了总结。我校学科建设工作和博建工作的扎实推进离不开全体教师,离不开校党委的重视和校行政机关的大力支持以及相关部门的积极组织配合。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对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目标、推进博建工作和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必将发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