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成就系列报道之十: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供稿:李幸福[学生处      |  编辑:刘晗    日期:2011年01月06日

【编者按】:为了全面总结“十一五”以来学校的主要办学成绩和经验,进一步增强信心、凝聚力量,科学谋划学校“十二五”期间的工作,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校园网陆续推出“十一五”成就系列报道,敬请关注,欢迎投稿。今天报道的是《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十一五”期间学生工作简要回顾》。

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十一五”期间学生工作简要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校的学生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以学风建设和学生基础文明教育为重点,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构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和节约型校园;扎实细致地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了突出的成就。

    一、以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认真落实校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华水党〔2006〕44号),按照《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队伍建设规定》(华水党〔2006〕55号)的要求,加强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稳步实现了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学校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五年来,高质量地引进了专职辅导员,2006年我校的专职辅导员只有36名,到2010年,专职辅导员队伍人数已经达到73名,而且全部达到硕士以上学历。先后共推荐4名辅导员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辅导员培训班,74人次参加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辅导员培训班,提高了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完善“辅导员、班主任”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体制。一直坚持新校区辅导员例会制度,坚持两校区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制度,加强了对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监督和考核,逐步实现辅导员工作的量化考核。

    二、以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积极按照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完善了学生管理的工作体制,进一步降低管理重心,本着“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实现二级学生管理,进一步调动各学院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一步完善学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学生日常管理。不断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维护校园稳定。在加强普通本科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校正式录取的专升本、中外合作办学、软件学院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科学、规范化管理。坚持从严管理,不断完善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规范、严密操作程序,实现科学、规范化管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制定出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规划》、《本专科学生缴费注册管理规定》、《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生学籍管理暂行办法》、《软件学院专科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学生资助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等一套较完整的队伍建设及学生管理规章制度。

    长期组织学生进行校规校纪知识学习并对新生每年组织测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违纪学生严肃处理,加强对他们违纪后的教育转化工作。五年来,共对423名学生及时进行了违纪处理。

    进一步严格毕业生资格审核、学历证书发放及电子注册工作。五年来,共审核办理17557份毕业证书,确保每位毕业生获得学历证书资格准确无误、学籍证书编号编制无误、照片信息与毕业生网上链接无误等。认真做好75794人次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和在校生学年电子注册工作(含校外合作办学点)。

    严格管理,规范程序,认真做好转专业、转学、休复学等学籍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学校关于校内学生转专业的管理规定,为763名学生按规定程序办理了转专业手续,严格按照程序为734名学生办理了转学、休复学手续。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档案管理。顺利完成了23300余名新生的档案接收工作;全面清理了在校生档案,收集、整理了2万多名在校学生档案材料,并分装归档;严格毕业生档案管理,整理毕业学生每份基础档案,装入优秀学生审批材料、违纪学生处分材料和贷款学生确认表,封装毕业生登记表和成绩单,按照报到证所打印地址,通过机要交送应届毕业生档案17300余份;建立了学生档案的网上查询系统,使毕业生可以在网上查询到自己的档案状态;积极配合完成考取研究生、考取公务员、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大学生入伍等的政审及调档工作。

    三、加强对学生的资助与服务工作,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工作

    做好新生绿色通道办理工作,确保新生顺利入学,五年来,共有 30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绿色通道及时办理报到手续,解除困难学生及家长的后顾之忧。

    进一步完善了我校奖、贷、助、补、减、免为主体的资助政策体系,制定出台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助工作量化考核办法》,通过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奖励相结合、生活关心与物质补助相结合、固定补助与临时补助相结合等方式多途径资助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五年来,共发放:国家奖学金 135.2万元,有184 人获得奖励;国家励志奖学金734.3 万元,有1804 人获得奖励;河南省政府奖学金43.5万元;有145人获得奖励;潘家铮水电奖学金2.6万元,有4人获得奖励;张光斗水电奖学金 5.4 万元,有9 人获得奖励;一帆机械奖学金5万元,有30人获得奖励;校内优秀学生奖学金 641.19万元,有1.6055万人次获得奖励;专业奖学金16.46万元,有636人次 获得奖励;发放国家助学金3721.25万元,有14513人次获得资助;为9848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了国家助学贷款,贷款金额 4414.39万元;为 25498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发放勤工助学基金近 391.87万元;学生临时困难补助 1795人次,46.2682万元;社会捐助困难学生151人,捐助款25.54万元;发放新疆特殊困难补助19人,26.129万元;认真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春季伙食补助 2.8人次,金额 337.16万元;为使困难学生能安全过冬,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097人发放了棉被、保暖内衣,价值近20.857万元;积极协助学生办理生源地贷款和应征入伍相关手续。我校生源地贷款学生有212 人,贷款金额 97.52万元;应征入伍学生 18人。

    扎实做好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首先做好学生的诚信教育宣传工作,让贷款学生了解助学贷款的性质及相关的政策规定、办理程序,了解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程序及违约的处理,提醒学生毕业后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利用校园网络,积极宣传、教育、普及贷款政策及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使广大同学认识到诚实守信、品德高尚的重要性。组织开展了“诚信校园行”徽标征集大赛和校园短剧大赛。

    在认真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同时,按照《学生缴费注册暂行办法》的规定,在教务处、财务处和各学院的密切配合下,在校生缴费率达99%以上,突出地完成了学生缴费注册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发展。

    2006年、2008年、2009年在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评估中,我校均被评为河南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和学生助学贷款工作考核优秀单位。2007年,我校在96所院校参加的河南大学生“诚信校园行”辩论赛中进入前12名,获得铜奖。

    四、以学风建设和学生基础文明教育为重点,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构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

    坚持从严管理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举办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更加浓厚的“比、学、赶、帮、超”的学习风气,提高学生的毕业率。配合教务处完成优良学风班评比表彰工作。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节日为契机,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和改进创新相结合六项基本原则,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009年,我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祖国万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优秀组织奖。

    严格宿舍管理,加强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两校区辅导员全部住到学生宿舍,加强宿舍环境和宿舍文化建设,依托宿舍在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上取得新的进展,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在宿舍管理平台上新的结合。

    平时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和诚信教育,特别是诚信考试、诚信还贷,举办以诚信和文明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形成诚信做人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学生平时,特别是在学校的重大工作上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状态。按照省级文明单位标准,做好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每年度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的选评工作,特别是坚持对学生的爱校爱专业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诚信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建设民主、文明、和谐学校。2007年,我校获得河南省关工委组织的“知荣明耻、构建和谐社会”知识竞赛先进集体。

    完善学生自律组织,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配合保卫部(处)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配合校团委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工作,按照学校建设平安校园的意见,抓好落实,构建平安校园。

    加强了对学生特殊群体的管理工作。建立了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信息库,按照年级分布设立了年级联络员,及时了解该群体学生的有关活动情况,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及各学院解决该群体学生的特殊问题,保证了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软件学院学生、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安全稳定。五年来,我校没有发生因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的重大学生伤亡事故及其他群体性政治事件,维护了学校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