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抢修 确保学校正常供电——总务后勤处抢修受损高压电缆纪实
供稿:韦乐余、兰海东[总务后勤处      |  编辑:周俊胜    日期:2010年11月03日

    10月28日23时15分,我校供电突然中断。党委书记朱海风、校长严大考在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作出了批示:迅速查找故障点,制定抢修方案,尽快恢复供电。

    根据校领导指示,当晚子夜时分总务后勤处就立即组织人员查找断电原因。经过对校内高压中心配电室变压器、配电柜及其它供电设施的仔细排查,抢修人员认为校内供电设施全部正常,可能是自白庙至学校的高压主电缆出现了故障。于是,立即与供电局取得联系,请求委派专家并运用专业仪器检测查找故障点。

    由于我校输电线路主控板从白庙变电站接入,始建于1988年,距离长、时间久、线路多,情况复杂,检测任务相当繁重。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紧张检测,终于在29日中午12时左右,确定了故障点的具体位置----徐寨村二队中心街丁字路口。该故障点受损高压电缆横穿马路之下,且部分线路被村民楼房所压。

    鉴于故障点位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总务后勤处紧急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制订抢修方案:一方面积极与徐寨村委取得联系,获得支持;另一方面与柳林供电所联系,请求电力支援;同时,先后派出三个工程队轮番昼夜施工抢修,做到人停设备不停,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供电。

    29日下午,按照既定的抢修方案,总务后勤处调来一台挖掘机,在供电局专家的指挥下,组织人员对故障点路面进行开挖。因时间久远,地下条件复杂,污水管道与高压电缆交叉布局,在接近高压电缆时,为保证安全只能依靠人工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挖掘。当挖到高压电缆露出之后,专家们发现6条10KW高压电缆上下各3条分两排并行,而我校的高压电缆线路又位于下排电缆的中间,修复难度极大。于是,总务后勤处立即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决定必须挖出具有一定宽度、深度的作业面,才能为切割修复受损高压电缆提供便利条件。

    经过抢修人员的连续奋战,30日18时,一条长13米、宽2.5米、深2米的作业面被挖成,专家们开始实施电缆切割、对接、检测……由于高压电缆修复工艺复杂、防护苛刻,修复费时较长。直到31日下午15时,在经过抢修人员连续64个小时的奋力抢修后,受损高压电缆被成功修复,学校重新恢复了供电。

    抢修任务完成后,虽然所有参与抢修的同志都很疲惫,但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