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薛晗
外国语学院
| 编辑:黄立赫
日期:2021年11月15日

2021年11月12日,由河南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我校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翻译人才培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在腾讯会议成功举办。副校长李仰智教授,中国辞书学会会长、《语言战略研究》主编李宇明教授,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党委书记杨平教授、河南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理事长黄怡俐出席会议。
李仰智代表我校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线上相聚华水外语学院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华水和外国语学院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情况。黄怡俐对当前河南省翻译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对翻译人才培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开幕式环节由社会科学处处长魏新强主持。
上午,李宇明教授以“讲好中国故事”为题阐释了何为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杨平教授以“从国际传播视角看翻译人才培养”为题从翻译行业人才分类、新时代翻译人才能力构成、人才培养原则与要求、翻译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对翻译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天津外国语大学王铭玉教授以“国际传播亟需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为题提出构建对外话语体系需要关注的八大要素。西南大学文旭教授对比了中国和美国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呈现了深层民族心理差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赵军峰教授对目前中国特色法治术语翻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法律翻译提供了一种新的翻译视角。
下午,华中科技大学许明武教授以“本科翻译专业人才知识能力构建”为题指出翻译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具备较强的双语能力、翻译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从事国际交流、语言服务、文化教育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以《毛泽东诗词海外(对外)翻译与传播》为题介绍了毛泽东诗词对外传播的历程。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张政教授以“我思故我能:翻译人才能力培养举隅”为题,着重强调研究能力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希望广大青年学者能够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追求学术创新。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韩子满教授以“MTI实践报告类学位论文撰写”为题展开论述。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钱建成教授以“译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为题阐述了翻译中国故事对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性。
据悉,此次翻译人才培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议题范围广泛,研究视角高远。探讨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与思想、译好中国故事的原则与举措,从理论与实践视角探讨了中国特色法治术语与毛泽东诗词海外翻译研究,讨论了推动国际传播发展的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深入分析了国际传播视角下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能力构建和具体措施,梳理和展望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翻译人才培养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对促进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翻译人才培养质量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社会科学处、外国语学院负责同志,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10余位专家,以及全国各高校30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会议。(外国语学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