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荣获河南高校2021—2022年度宣传先进单位
供稿:黄立赫   党委宣传部    |  编辑:梁丽丽    日期:2022年09月15日

近日,河南高校2021—2022年度宣传先进单位、优秀通讯员、优秀新闻作品评选结果公布,我校荣获河南高校2021—2022年度宣传先进单位(卓越奖),张文瑄同学的作品《那一瞬间,华水的“00后们”长大了!》荣获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张兵建同志的作品《实施校区联动发展战略擦亮江淮校区办学特色——江淮校区综合教育改革新跨越》荣获优秀新闻作品二等奖,黄立赫同志荣获优秀通讯员。

2021年,党委宣传部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责任使命,紧密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全面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为学校发展筑牢思想基础。一是紧扣主题主线,内宣提质增效。2021年,党委宣传部围绕学习党史学习教育、黄河生态保护与文化发展论坛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校70 周年座谈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京听取学校工作汇报、中心组学习、防汛抗疫、江淮校区启动仪式、暑期干部培训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宣传,凝聚了人心、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全年累计编辑、整理、发布综合要闻近570篇,校园聚焦280余篇,编辑配发照片3400余张;其中,宣传部撰写新闻稿件110余篇,拍摄活动450余次。二是讲好华水故事,加强外宣策划。党委宣传部围绕学校的大事、要事、喜事,在国家级、省部级主流媒体发布报道200余篇。其中,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金一南教授与我校师生座谈交流、黄河生态保护与文化发展论坛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校 70 周年座谈会、江淮校区启动仪式暨新生开学军训动员大会、时间就是生命 汛情就是命令 ——我校积极开展防汛救灾工作等得到了央视新闻联播、学习强国、光明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水利网、河南日报、河南省人民政府网、河南省教育厅、河南高教、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卫视、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大河网等20余家媒体的深入报道,其中学习强国平台报道近10次。三是积极探索,突出典型报道,校报建设突出特色宣传。党委宣传部通过密切关注全校师生取得的各项成绩,重视典型报道,深入挖掘身边典型、讲好“华水故事”、传递“华水好声音”,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人感召人,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树立新风正气、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发挥了积极作用。依托全国高校校报平台建设了手机微信读报融媒体,将校报与学校官网、微信、微博、抖音、学校宣传视频平台融合、资源共享,实现校报电子化、移动化。共计完成组稿、编辑、排版、校对稿件450余篇、图片200余张,文字45余万字;在河南省高校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河南省高校好新闻奖15个,其中一等奖7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4个。四是持续建设推动校园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搭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打造“一线双行”拓展媒体平台,着力提升发声覆盖面。上行对接顶级媒体平台,开通人民日报、新华社端号,下行“跟着学生走”,不断入驻学生聚集的新媒体平台,建成了“两微一网十二端”的全媒体传播矩阵;打造融媒体中央厨房。开发了全省高校首个融媒体系统,通过融媒云、师生投稿、标准化线上生产等模块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库,坚持大众化目标、分众化传播,使同一主题面向不同受众、不同平台呈现出最优内容。推进内容供给侧改革。主动融入青年学生话语体系,尝试表情包、网言网语,通过文化共鸣、价值认同、情感联结的多维交互,把思想引领的“大道理”转化成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小道理”,增强了思想引领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在一系列有效措施的推动下,学校建成了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各平台传播力显著提升:微信公众号传播力长期保持在省内高校前三、最高全国高校第7,仅2021年就推出3篇10万+作品;微信视频号作为新兴平台持续发力,创建一年以来累计浏览量超过400万,平台传播力长期保持在省内高校前三、最高全国高校第4;华水70周年校庆期间,各媒体平台结合自身特点协同联动、统一发声,在营造浓厚庆祝氛围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华水师生的凝聚力,感恩教育、爱校教育成效显著;此外,《执耒安邦水利人》《一岁致敬一百岁》《华仔给你说晚安》等融媒爆款产品均在师生群体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取得了“广撒网”“深植根”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