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夯实党建根基 培育国之栋梁
供稿:   中国水利报    |  编辑:黄立赫    日期:2022年10月17日

党建引领

夯实党建根基 培育国之栋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建品牌建设纪实

中国水利报2022年10月17日 第5179期

□本报通讯员 马凯

校园舞台上,参赛小组成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出演《1919》《金色的鱼钩》等多台历史情景剧;台下,座无虚席,喝彩掌声不断。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办的“鉴史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历史情景剧大赛是学校思政课改革的生动探索。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作为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近年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以实施“铸魂育人、固本强基、头雁引领、支部建设标准化、‘双带头人’培育、同心圆梦”六大工程为抓手,筑牢党建根基,培育国之栋梁。

共建学习机制

主题演讲、情景剧表演、主题辩论、微视频制作纳入课堂教学环节,打造思政课“三讲四联动”教学模式,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让党的思想教育深入人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以“五学”为抓手,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了“互相促进、成果共享、学用结合、上下联动”的学习机制。

坚持示范引领学,班子成员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带头撰写文章、带头主持课题、带头理论宣讲,持续进行思想引领;坚持迅速跟进学,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深入学习,党委中心组主要成员第一时间给处级干部和骨干教师作理论学习辅导报告并参加基层单位理论学习座谈会;坚持专家精讲学,邀请理论专家、道德模范、英烈家属、杰出校友来校作报告;坚持依托红色学,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把红色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在测绘相关专业课程中讲授红旗渠青年洞开挖过程与原理。

“我们以‘四课联动’实践教学为载体,积极推动师生走出去接受红色教育。坚持营造氛围学,以河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为平台,以图片、视频、文字为载体,及时推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王清义说。

完善监督制度

1个党支部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党支部获批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11个党支部获批“全省高校省级样板党支部”……一个个先锋党支部犹如一面面鲜红的旗帜,见证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逐步完善监督制度,理顺运行机制的点滴。

强化学校党委领导“中心线”是建立健全机制体制中的重要抓手。细化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督查督办等实施办法,修订完善党委会、书记办公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建立了党委会议题登记清单制度和校长办公会决议落实情况通报制度,成立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多个领导协调组织,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党建运行机制。

调动院系党组织“中场线”,则是建立健全机制体制的关键环节。以党支部建设“两化一创”强基引领计划为抓手,按照“三标准三规范”(支部设置标准化、工作保障标准化、活动阵地标准化,制度机制规范化、组织生活规范化、党员管理规范化)要求,通过达标、提质、创优三大行动,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水平。

树立先锋模范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清风启程”廉政党团课“誓廉言”环节现场,先进分子向党和人民发出铮铮誓言。廉政党团课不仅是树立先锋模范的“主战场”,更成为华水人的“必修课堂”。

“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形式,从各方面为学生树立对标看齐的先进典型,让党员与师生筑牢理想信念的‘大坝’,守紧纪律规矩的‘闸门’,切实拧紧廉洁奉公的‘总开关’。”王清义说。不仅如此,多样的党建活动丰富着师生的党建生活。实施教学、科研、管理服务、青年学生、离退休队伍等头雁引领工程,挖掘一线扶贫、抗疫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用身边榜样教育感染身边人。

舍己救人、光荣牺牲,获得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全国优秀大学生”孟瑞鹏;刘慈欣凭借“身居陋室、仰望星空”,荣获第73届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全球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欧洲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奖获得者刘俊国……一位位书写不凡的校友先进典型,激励着党员师生不断塑造敬业奉献、勇于担当的优良品质。

“我们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和治水兴国的责任担当,为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栋梁之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文锴说。

媒体链接:

中国水利报:http://share.591adb.com/sharearticle/article/article_id/4551021/app_key/3f324ca5ce32dd3e0dd1200e4e6c18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