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校长办公室
| 编辑:刘叶
日期:2023年03月23日

校长刘文锴在“第二届时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高峰论坛”上致辞

会议现场
3月18日—20日,“第二届时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高峰论坛”在广东省珠海市隆重举行。论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施国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战略,以“数字经济促进时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深入交流研讨。校长刘文锴应邀出席大会并致辞。
刘文锴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我校主动适应新时代治水矛盾新变化和数字生态发展新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和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有关内容。刘文锴指出,近年来,我校面向水利行业需求,新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工科专业,与华为共建鲲鹏产业学院、与百度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发展人工智能+水利、大数据+水利专业教育,培养水利交叉复合型人才。依托水利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工程实验室等平台,优化整合水利、测绘、信息等学科人才资源,打造水利数字孪生平台,推进智慧水利研发应用,开展水资源管理、河湖“四乱”、水环境污染扩散、水土流失治理、水工建筑物安全等智能监测科技服务,为我国解决新老水问题提供了新技术新路径。我校与长光卫星技术公司联合研制的全国首颗内陆水遥感卫星“华水一号”在太原成功发射,为智慧水利装上了“天眼”。
刘文锴表示,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和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赋予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更重要的社会责任,我们要主动把握时代机遇和历史使命,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人才培养、智慧教育领域深度融合,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人才“蓄水池”;我们要扩大开放合作,深化与兄弟单位交流合作,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机制和人才、技术、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加大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华水贡献。
“第二届时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高峰论坛”由中国测绘学会、珠海市人民政府联合指导,河南大学、深圳大学、中国测绘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南大学)、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办。河南大学副校长苗雨晨,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文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北斗文化推广专委会主任杨宝峰,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先后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大学教授王家耀等20多位专家做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魏子卿,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郭仁忠等学术界、企业界及军队、地方专家代表等近200人出席了大会。(校长办公室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