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智川书院| 通讯员:王琰琰
| 编辑:李晔
| 初审:饶明奇
| 终审:梁丽丽
日期:2024年11月06日
为从古文字学的角度增强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尤其是了解水文字。近日,智川书院在江淮校区举办了文字探源专题系列讲座,活动特邀河南日报社编审、著名文字学专家王殿卿,许慎文化研究会会员、漯河市郾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何红波分别以“水及其衍生字探源”“画说神奇甲骨文”为题目为师生开展学术讲座。江淮校区各书院学生代表1000余人到场聆听讲座。讲座开始前,举办了聘任仪式,聘任王殿卿和何红波为智川书院社会导师(人文),智川书院院长饶明奇主持讲座并为其颁发了聘任证书。
王殿卿从“水”字的构成组合及发展历程出发,展示了“水”字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行书、楷书等不同的书体风格。他重点讲解了“江”“河”“湖”“海”“川”“州”“顺”“江”“流”“泉”“泊”“溪”等衍生字的文化内涵。他还讲解了汉字的“形、音、义”三者之间的联系,骆宾王的《咏水》诗,古人论水的优秀品质——似德、似义、似道、似勇、似法、似察、似善化等。他最后勉励同学们:“要用海绵式的心灵汲取每一滴汉字知识的甘露”。
何红波老师的报告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认识甲骨文”,以“木”“本”“末”“朱”和《游子吟》诗文等为例,讲解甲骨文形成的基本特点。第二部分为“学习甲骨文的重要性”,通过书写和多媒体展示甲骨文文字字形,讲解了甲骨文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艺术和书法价值等。第三部分为“探索甲骨文的神奇”,通过大量举例,讲解象形字甲骨文、指事字甲骨文、会意字甲骨文和形声字甲骨文等的形成规律、书体特点、文化内涵等。
两位专家的报告视角独特,旁征博引,内容丰富,解读深刻,深入浅出,揭示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从文字学视野为师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激发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文化自信,受到了与会师生的欢迎。